必修四孔雀东南飞(并序)复习题(附答案语文版)

必修四孔雀东南飞(并序)复习题(附答案语文版)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摧藏(zàng)      彷(páng)徨
徘徊(huái) 伶(líng)俜(pīn)
B.窈窕(tiǎo) 遗(yí)施
拊(fǔ)掌 葳(wēi)蕤(ruí)
C.否(pǐ)泰 哽咽(yè)
玳(dài)瑁 踯(zhí)躅(zhú)
D.公姥(lǎo) 便(biàn)言
让让(yǎn) 箜(kōng)篌(hóu)
解析 A.“俜”读pīng;B.“遗”读wèi;D.“姥”读mǔ。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自缢 不堪 结发 偏邪
B.怀愤 罗敷 驱遣 腰襦
C.香囊 箱? 严装 纨素
D.精妙 嬉戏 磐石 娇逸
解析 A.邪―斜;B.愤―忿;C.装―妆。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却:退下来。
B.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令:美好。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出嫁。
D.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幸:幸亏。
解析 D.幸:希望。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否:厄运。
B.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渠:他。
C.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赍:携带。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告诉。
解析 C.赍:赠送。
答案 C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B.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C.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
D.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解析 B.教训:古义,教养;今义,训斥或从错误中得到的认识。C.便利:古义,吉利;今义,方便。D.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答案 A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10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6.开头两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 用了兴的手法;为全诗奠定了感情的基调,起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
7.第二段前边画线的诗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性格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 采用了赋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的心灵手巧,多才多艺。
8.第二段最后画线的诗句,所表现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
(  )(3分)
A.勤劳  B.温柔  C.外柔内刚  D.坚强持重
答案 C
二、课外拓展
9.阅读下面一首汉乐府,选出理解赏析不当的一项
(  )(5分)
长歌行
乐府歌辞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一、二句表现了植物茂盛的园圃里充满生机。但末尾“?”字,暗寓着 旺盛之中时光将一去不返的微妙意思。
B.三、四句写温煦的春天传播着光和热,以德惠恩泽施予万物,从而使大自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C.五、六句写出了大自然的另一面,由盛而衰,由生长而消亡。但其中也暗含第二年春天一到,它们又会蓬勃地生长。
D.七、八两句用百川东流入海不再西归为喻,既将道理加深,也增强了说服力,从表现上看是一种“蓄势”,从而水到渠成地用最后两句点出主题。
解析 C.提示:无暗“含”的内容。。
答案 C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5分)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 ①将,岂。②纪,经营。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1)驿站秋夜难眠图
(2)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晚 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1)鸟儿隐没于碧空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
(2)同意后一种意见。前三联描绘春色之美和闲适之感,最后两句点出农村的穷苦和诗人内心的沉重。作者运用“以乐写哀”的手法(或“以乐景衬悲情”、“对比”),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明确。(如同意前一种意见,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适当给分。)
1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 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 (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