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
搜索最热的当代中国文化

最新当代中国文化

  • new【当代中国文化】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一) 2024-07-01

    1923年,创办于1915年而作为启蒙之思想路标的《新青年》杂志,在上海改刊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同年,知识界发生“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凸显了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对立冲突的意识形态格局。这两个事件,表征着启蒙运动的分裂和历时8年的新文化

  • new【当代中国文化】   从引证问题看中国学术的非理性气质(一) 2024-07-01

    在最近几期《学术界》的学术批评栏中,经常看到一些文章对学术论文和著作的必要“引证”提出质疑。这种否定学术基本规范的观点,国外也有。比如,R.W.埃默逊(R. W. Emerson)就这样说过:“我痛恨引证。告诉我你所知道的。”但无论怎样,我认为这样的见解不可取。一篇“

  • new【当代中国文化】   不要神化顾准——兼论社会主义民主(一) 2024-07-01

    恰恰从列宁害怕知识分子对无产阶级运动产生危险的影响这一角度来看,列宁的组织观念对俄国社会民主党是最大的危险。 如果社会民主党今天充当俄国工人群众的唯一领导者,那么明天,在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首先是它的知识分子,就必然想把群众变成他们的议会统治的绊

  • new【当代中国文化】   在古典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一) 2024-07-01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理论定位问题  90年代后期兴起的关于自由主义的论争,已经大致地展示了它的理论蕴涵。这场争论的精致性显然是不够的。一方面,这是因为争论据以展开的外部条件还较为紧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知识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储备还较为匮乏。但是,从

  • new【当代中国文化】   寂寞而不吝汗水的攀登者——谈王剑冰先生的散文诗(一) 2024-07-01

    对当代中国散文诗来说,王剑冰先生是一位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我一直深为敬重。他担任《散文选刊》主编有年,在这块具有重要影响的散文园地上,为散文诗留有一席之地,使这个至今处于半独立状态的文体多了一处立足之地;更重要的是,他每年花费很大力气编选《中国年度散文

  • new【当代中国文化】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与人学精神(一) 2024-07-01

    一、历史轨迹:文艺思潮、人学精神、现代性建构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与人学精神问题,固然可以从精神传承的历史角度加以考察,但是,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反问的口吻所肯定的那样:“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

  • new【当代中国文化】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 2024-07-01

    摘 要: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国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必须认识到,由于生态文明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建构进程,同时,也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极为艰巨。本

  • new【当代中国文化】   浅谈中国近现代国民性改造的历程及其现实启示(一) 2024-07-01

    【论文关键词】国民性 国民劣根性 人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论文摘要】国民性改造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严复、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鲁迅、毛泽东等许多思想文化先驱都对这一课题进行过悉心探索,掀起了一股国民性改造的热湖。认真研究他们的国

  • new【当代中国文化】   从“新民”到“立人”:五四启蒙思潮的形成(一) 2024-07-01

    --《重申五四精神》之一节 由于新保守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批判启蒙理性和告别启蒙立场成为世纪末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种时髦,五四新文化运动因为其启蒙主义而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指控。考察批判者和告别者对启蒙主义的指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一些人眼

  • new【当代中国文化】   三论中华文艺复兴——中华文艺复兴的可能性(一) 2024-07-01

    我在《论中华文艺复兴》[1]中认为,中华民族应该实现伟大的科学文化艺术复兴。借鉴欧洲“文艺复兴”的提法,这个伟大的科学文化艺术复兴可以称之为“中华文艺复兴”。在该文中,我还认为,中华文艺复兴的涵义指的是,在古代有过繁荣辉煌历史的中华文化艺术,以科学、文

  • new【当代中国文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一) 2024-07-01

    一、中国走向社会主義现代化  建设的历史意義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把一个落后的中国引向现代化的中国。一百多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变所揭示的是中国走向现代化里程的一次次艰苦探索。其中,其他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相继表达过他们的救国

  • new【当代中国文化】   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要检讨现在大学的课程设置。大学与高等专业学校不同,强调综合、广博、人文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各大学可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与目标,但其共性的内容是:促使人类、族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积累、扬弃与发展;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引导社会良性健康发

  • new【当代中国文化】   简述中国动漫发展的历程(一) 2024-07-01

    论文关键词:动漫 发展   论文摘要:回看中国动画几十年,中国动画曾非常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对于中国动画的发展过程有一个详细了解,对现今动画创作是大有裨益的。既可以从中借鉴吸取优良的传统,又可以发现总结中国动画的不足,找到一条在新的社

  • new【当代中国文化】   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大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成中华五千年辉煌文明的主体,是中华文明曾经高度发达并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历史见证。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往往是大遗址遭受破坏的高危险期。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如何保护好大遗址是当前及今后

  • new【当代中国文化】   陕北汉画像石的文化考释(一) 2024-07-01

    论文关键词:陕北汉画像石墓葬民俗艺术非原生文化价值   论文摘要:从陕北汉画像石流行的时间、独特的雕刻手法和成熟技法以及产生的社会背景三个方面对陕北汉画像石的非原生性进行了考释,同时从陕北汉画像石的独特内容和文化价值几方面与其它地区的汉画像石进行了比

  • new【当代中国文化】   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与现实背景(一) 2024-07-01

    2006年3月1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其中的亮点,它是我国2006—2010年发展的重点,是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点。规划中指出

  • new【当代中国文化】   现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建设的路向:话语创建——现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建设的先验批判(一) 2024-07-01

    文艺学,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中国本无这一门学科,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从苏联引进来了,直译则为文学学,合于汉语习惯,更改为文艺学。自此,文艺学研究者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力图建立成一门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学科,但又有多少努力是属于真正的诚实的学

  • new【当代中国文化】   “忧患意识与主体觉悟(一) 2024-07-01

    论文关键词:道德主体忧患意识儒家   论文摘要:忧患意识产生于殷周时期。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的主体意识开始走向自觉。直面苦难的责任感和“天人一体”的悲情,转变成“穷变通久”的誓愿,是忧患意识嬗变为道德理想的关键。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引发的是一个道德秩序,即在

  • new【当代中国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原因探析(一) 2024-07-01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对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文化反思,具体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其核心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 new【当代中国文化】   全球化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资源(一)(一) 2024-07-01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一个传统的生成  汪政:应醒龙兄的邀请,我们接着做有关文学与中国经验的对话。这次何平提议就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资源问题进行讨论。这是一个有些敏感但却重要的话题,我们必须面对。  何平:谈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资源首先面对的是一个传统的

  • new【当代中国文化】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研究综述(一) 2024-07-01

    摘 要:近年来,围绕文化体制改革这一命题,理论界的学术成果大量涌现。有的着重探 讨 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有的分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 还有的学者就文化体制 改革的发展路径展开深入研究。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不仅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 化,

  • new【当代中国文化】   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曲折历程(上)(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 20世纪近代文学研究经历了三个时期,形成了一个马鞍形轨迹:初期 ( 1920- 1949)差强人意,中期(1950- 1979}}成绩最差,后期(1980- 1998}成就最大。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大环境尤其是政治和思想环境。近代文学研究的成就与缺点,也与研究者有着直接关系。研究

  • new【当代中国文化】   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一) 2024-07-01

    20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尤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文学历程,虽然几经曲折几遭摧残,依然顽强而逼真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冲破几千年传统的精神桎梏、追求人性的自由解放、国家的民主富强、社会的进步正义以及种种人类永恒的梦想而生发的丰

  • new【当代中国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嬗变轨迹(一) 2024-07-01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次重大的转折,社会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主导价值观在自身的逻辑嬗变中逐渐完善。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嬗变轨迹总的来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初的反思和调整,20世纪90年代的创新和变

  • new【当代中国文化】   近十年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综述(一) 2024-07-01

    [摘 要]1980年代初,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开始呈现出繁荣景象。至1990年代后期,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从专论研究、专着研究两个角度对近十年来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状况进行考察,发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可信;但全面系统研究的

  • new【当代中国文化】   浅谈大众文他撒判的现代性之维(一) 2024-07-01

    【论文关键词】大众文化 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论文内容提要】大众文化批判虽然也冠以批判二字,似乎与后现代理论的精神实质有点相近,但是就其实质而言,大众文化批判是一种现代性理论,它之所以批判大众文化,其理论的落脚点不是为了破坏而批判,而是为了重新恢

  • new【当代中国文化】   当代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政府信息公开(一) 2024-07-01

    “政府信息公开”国际上通称为信息自由(Freedom of Information,FOI)也叫做公众知情权(public’s right to know)或行政管理透明(administrative transparency),它赋予公民近用政府和其他公共当局所掌握的官方信息的权利。政府对信息的控制实际上是对权力的控

  • new【当代中国文化】   遥制——蒋介石手令研究(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蒋介石的手令制度具有以下几项特色:第一,蒋的大量颁布手令,仅为战争时期的权宜措施,1950年以后所颁布的手令即大为减少;即使在1950年以前,蒋也再三督促所属尽量不以手令形式颁布命令,因此实难谓蒋无尊重体制之心。其次,蒋所颁布手令的内容包括极广,

  • new【当代中国文化】   浅析儒家管理思想对学校德育管理的启示(一) 2024-07-01

    【论文摘要】本文从当代中国德育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产生这些不良现象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儒家管理思想的内涵,目标,方法及其对学校德育教育管理的启示,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不仅要将其作为知识来研究,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的去应用和实践

  • new【当代中国文化】   汉字与书法的文化品格(一) 2024-07-01

    【摘 要】在现代性语境中,多元文化对书法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但在文化的碰撞中,书法界出现厚彼薄我、崇洋媚外、因袭西方的文化症候,甚至有些书法家在进行文化“邀宠”,或以制作手段拼贴书法,或对美学中的“审丑”进行曲解,离开对中国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