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年轻人压力的探讨(一)

很快就要工作了,有很多感想。我觉得中国现在的社会还是处于一种非正常的状态中。如果说建国前的战乱、建国初期的贫穷以及文化大革命主要是对人们物质的摧残的话,那么,我们这一代面临的社会是对我们一种精神上的摧残。
从上幼儿园开始,因为我们这一代是一次人口增长高峰的产物,和我们同龄的学生比起前一代人成倍增加,这就让我们每升一次学就要进行残酷的考试竞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都是如此。从小开始就有很强的竞争意识,要好好努力学习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等到我们辛辛苦苦考上大学的时候,赶上大学扩招和高收费,这让学生的父母花了很多钱,但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质量却下降了。等到我们面临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工作已经是很难找了,大学生满天飞,毕业之际在人才招聘会上大学生们的那种对工作期待的眼神,让我很受感触。
因为就业的压力,很多人选择了读研,读研的人多起来,研究生也逐渐开始高收费了,并且找工作也难起来了。现在一个研究生找工作还不如以前的一个本科生容易。很多人硕士毕业找不到工作,就读博,让博士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了,就业的困难也越来越大。
等到我们工作之后,房价已经高得离谱,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子?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发展的社会,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使得我们面临了现在的状态。这种使我们压力很大的不平衡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教育体制和社会需求的不平衡。用人单位在招人的时候总是会以“利益”来衡量,他们希望招的人能够赶紧给自己单位创造效益,但是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一开始进了单位很多都不会,所以用人单位不敢轻易用应届生。我们在大学校园里学到的东西在社会上能够用到的太少了。
2、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企业之间的不平衡
在北京,政府机关和一般的事业单位的待遇很低,一个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第一年试用期的工资不到两千,转正了也就三千多,并且涨的幅度很少,有很大的功绩或者混到很高的级别拿的工作也不多。但是在企业里,只要你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很容易赚很多钱。前几日,中科院一个研究所的所长感慨到,他们所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人才都被企业挖走了,因为企业能够给研究生很高的待遇,但是研究所却不行,留不住人才。因为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待遇很低,所以很多有权力的人会心里不平衡,贪污腐败的现象就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