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轮转机的水墨平衡

全商业轮转机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高速高品质印刷机。它具有印刷速度快(有的机速达60000转C每小时)、印刷版面多、质量稳定、时效性强等突出优点。故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引进之后,内地近两三年也引进了不少。全商业轮转机作为一种全新的印刷机(以前商业印刷主要以单张纸机为主),它既与单张纸机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更有许多不同之处,如:输纸机构,印刷速度,印刷所用纸张,油墨干燥方式,折页方式,质量标准,纸张损耗等。所以我们要熟练掌握它还需要一个过程,应多总结、多交流、多钻研,才能熟悉它,用好它。
  大家都知道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与印刷质量密切相关的,但同时又是最难控制的就是印刷的水墨平衡。胶印水墨平衡是指: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版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版液的比例小于26%,形成轻微的W/O型乳化油墨、用最少供液量和印版上的油墨相抗衡。
  胶印是利用油和水互不相溶的自然规律,在印版上构成图文及空白部分,对印版既供墨又供水,通过版面图文吸油抗水、而空白部分吸水抗油来进行印刷。如果在理想的水墨平衡状态下,印版的空白部分附着润版液,图文部分附着油墨,只有当润版液的表面张力和油墨的表面张力相等时,两者的界面上的扩散压为零,润版液与油墨在界面上保持相对平衡、互不浸润,这种情况下印刷效果才理想。但实际印刷中,水墨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是时刻都在变化的。如果对版面的供墨量超过平衡时,油墨在受到强力挤压之后会向空白部分扩张,侵入空白表面造成粘脏。反之如果对版面供水量超过平衡值时,当水辊经过图文表面时,就会在图文表面留下较多的水,再经过水辊和墨辊的强力挤压,附着在图文部分的墨层深度乳化,造成印迹暗淡无光。而且在供水量过大时,水会沿着输墨辊和串墨辊一直进入墨斗,造成大范围的油墨乳化,最终使印刷无法进行下去。
  在实际印刷操作中,很多操作人员不注重水墨平衡,当水过大时,不是考虑收水,而是加大墨量,印一段时间,油墨乳化严重、造成粘脏,又加水,墨色自然暗淡无光,又加墨,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始终达不到比较好的水墨平衡状态,自然就印不出好的产品。 作为商业轮转机的水墨平衡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控制:第一,何谓水墨。胶印中使用润版液的目的主要是:在印版的空白部分形成排斥油墨的水膜,以抗拒图文上的油墨向空白部分扩张,防止脏版;增补印刷过程中被破坏的亲水层,维持印版空白部分的亲水性;降低印版表面温度。轮转机用水是由纯净水、润版液和酒精构成。其中使用纯净水可避免润版水管壁生成藻类,造成阻塞。酒精用量在8~11%。润版液电导度为9~11,pH值为4.8~5.2。这些值在什么状态下最佳,要依靠操作工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才能把握好。油墨由极细小的颜料和填充料分散于连结料中,经过研磨后成为较稳定的流动性胶体悬浮物。而商业轮转用墨一般为热固型(即热干燥油墨),那么它的燥性能、含油量、溶水宽容度都与氧化干燥油墨和吸附干燥油墨有很大不同。宽容度大、水量不易掌握,宽容度小、水墨乳化程度不易掌握,一般都要求油墨厂商提供与之配套(适应)的润版液,因为其已经过若干专业实验和生产得出最佳配方,而我们则需要长期的摸索才能掌握。 第二,操作人员对印版的掌握及对打样稿的理解能力。确认印版的网点及实地密度是否达到要求,是否适应轮转印刷要求。
  由于轮转印刷速度快(一般达30000转/小时以上),且是BB型,若印版本身吃墨不够,而打样稿的黑层较厚,操作人员为了进一步接近样张墨色,那么只有放大墨量,这样,多余的墨就在墨辊中越积越多,就会造成甩墨或油墨严重乳化,导致印品粘脏,破坏水墨平衡,之后再加大水量已于事无补。另外,轮转所印的产品不求墨大,只要实地饱和,如果不分析打样稿与实际印刷的差别,一味加大墨量,反而造成印刷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