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经验交流:"扣胶皮"现象

扣胶皮现象不仅包括扣在胶皮表面的纸毛、纸粉等,还包括扣在印版上的纸毛、墨渣等。对于平版印刷工人来说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影响生产进度,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

我们首先应分析一下扣胶皮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情况如下:

1.纸张:印刷用纸表面粗糙、质地松软,纸张表面的渣子、粉末等较多,很容易黏连在胶皮上。

2.压力:印版与胶皮的压力过轻,扣在胶皮上的纸毛、纸粉等不能通过印版传递出去;胶皮与压力滚筒压力较轻,致使一些细小的杂质不能压实在纸面上带走,而残留在胶皮上;印版与靠版墨辊接触压力不实,不能将印版残留的纸毛、纸粉等带走,而使印版堆墨、粘渣等。

3.衬垫不当:印版或胶皮衬垫不平整、不均匀,较低的位置容易堆积纸毛、纸粉等,造成局部扣胶皮。

4.油墨过黏:油墨黏度过大.对纸张表面剥离力就大,纸面上的纸毛、纸粉等容易被藏连下来,严重时会发生拉毛、剥皮的现象。

5.油墨杂质过多:墨斗中油里杂质过多或里辊上纸毛过多,通过里辊传递到印版上。

6.上水不匀:水辊上水有一边或有一条上水少时,此处油墨与其他处相比戴度增大,造成水少处扣胶皮严重。

根据上述6点分析,我们应针对产生原因逐一进行调整,做到:

1.尽量选择质地坚实、纸浆均匀、表面光滑的油墨中适当加入附料降低油墨黏度。一般图文产品应加入3%~5%的撤黏剂和1%~3%的调墨油;对于实地墨厚的产品不仅要加撤黏剂与调墨油,还应加入2%左右的喷粉;印金、银时加2%~3%的撤黏剂,也可减轻扣胶皮现象。光质水辊应减少附料用量以免上浮脏;绒质水辊可加大附科用量。对于质量要求高的、用铜版纸印刷的应尽量减少或不用附料,以保证墨色鲜艳有光泽。对于有挂塑要求的不应用撤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