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下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下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大禹治水》是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下册“奉献”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家喻户晓,成为后世颂扬的英雄。课文虽然只有短短四百来字,但由于语言极其简练,并善于选取几个典型细节和有代表性的数字,把上古时代发生的一件大事、父子两代人治水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把人物的奉献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课后有两个思考题:1、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大禹治水奉献精神的感悟。2、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才”、“仅仅”、“就”、“却”表达的语气。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用法及表达的感情。
学情分析 : 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可能听过许多神话故事,对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也许并不陌生,因此很容易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所以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把握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就重点内容进行引导点拨。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已经有了一些体验,初步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课前的资料收集与课上的资料交流可以放手给学生。
对于生字词语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识字的方法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本课出现的10个要求会认的字和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生均能自学掌握,教师只需在个别字形、字音上加以强调即可。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课题和重点词句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对比阅读等方法探究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 体会“才”、“仅仅”、“就”、“却”表达的语气,并读出自己的感情。
3、使学生明白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略)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同学互动,检查识字情况。
2、课件出示生字,师生评点正音。
3、分小节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4、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三)再读故事,初探问题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 整体入手,聚焦“英雄”
1、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最能概括课文内容的一句话。
(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2、这句话说得简单些就是:禹成为英雄。
3、在你心目中,英雄是怎样的人?
预设:(了不起的、伟大的、无私奉献的……)
4、所以,看到英雄这个词,你的心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
5、无论是敬佩、还是……,都是打动人心的。
二.细读课文,感悟“英雄”
(1)过渡:带着你们心中对英雄的理解认真读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指生回答,相机点拨:

预设:A、为了治水,大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大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1、(课件出示原句和对比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结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
2、指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禹很晚才结婚,按理,他要在家多陪陪妻子,可为了快点治好洪水,他顾不上和新婚的妻子团聚,这叫什么?(公而忘私,舍小家为大家……)还有哪个地方打动了你的心? 
(相机屏显) :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4、我们来看前半句,“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一般情况,事情会是怎样的?可实际情况是(顾不得进去看一看)这一个“却”,表达出——(事实和我们想的完全不同)请读出你的理解。
5、(课件出示,补充讲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故事)同学们真会读书,老师奖励大家一个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大禹带领老百姓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他每天到处奔波,一心治水。有一天,大禹经过家门口,他的妻子刚生下孩子。大禹听到孩子哇哇的啼哭声,两眼含着泪花,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几年后,大禹又经过家门口,见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口,儿子挥着小手在叫爸爸。大禹热泪盈眶,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又抓紧时间赶路了。又过了几年,大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口,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拄着拐杖站在家门口,儿子也已经十多岁了。他心里一酸,让儿子告诉奶奶,等治好洪水后一定回家,然后就脚不停步地向前奔去。  
6、猜猜,这个故事叫什么?对,这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故事的来历。(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治水十年,十年啊,多少个日子?(三千多)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不想自己的家人吗?不关心自己的家人吗?(生:不是)是他远在他乡,没机会回家吗?(生:不是,他曾经三次路过家门)。三次路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看看,他一心顾着的、想着的是什么?他下定的是什么决心? 
7、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大禹?(板书:无私)让我们带着对大禹的崇敬之情一起来读这一段。注意加点的字(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课文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B、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1、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生:……)
2、这么大的工程,在漫长的十年中,禹吃的苦远远不止这些。你们想一想:他可能还吃了哪些苦?(生:……)
3、为了治水,不知他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和心血啊,不知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治水十年,禹奉献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不仅是自己的幸福家庭生活、还奉献了自己的健康)
4、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生齐读,师板书:无私奉献)
过渡:故事还有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C、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1、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们自己再轻声地读读这句话,想一想,禹带领人们做了哪些事?你发现了哪几个很重要的词?拿起笔来,在词语下面做个记号。(生看书,边读边画。)      
3、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生思考) (如果生发现不了问题,师可以导问) 
4、师生共同研究解答
预设:a.禹垒起堤坝,那不是反而把洪水挡住了吗?(是为了不让洪水四处乱流,他要让洪水朝着一定的方向流到大海。)   
b.禹刚好只挖了九条河吗?(古代的数字“三、九”都不是确定的数量,是用来代表很多的意思。)   
c.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请问父亲的做法是什么?他为什么要改变?  
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个句子来回答。(生读书、思考)  
d.禹的父亲鲧是怎样治水的?   
e.(课件出示此句)比较一下,禹和鲧的治水方法有什么不同?  
见到人们受苦,鲧心里很着急,就把天上的土偷下来,去堵塞洪水。  
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f.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们的治水方法,可以怎么说?(用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可以怎么说)  
g.(课件出示治水方法,对比引读,积累词语)  
鲧:堵 堵塞 堵洪水 堵塞洪水  
禹:引 引到 引导 疏导 疏通 引洪水 引到大海  
5、禹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变堵塞洪水为引水入海。从这里,我们能感受到禹的什么?聪明才智。(板书:有智慧)
过渡:故事还有打动你们的地方吗?其实,最打动我的是课文一二两段,想知道我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吗?如果你用心读,一定能感受到。想不想试一试!
D、自由读一二段。
1、你感受到了什么?
2、相机点拨:大禹治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相机屏显)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a.请跟老师合作读这一自然段。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生: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生:倒塌了),牲畜(生:被冲走了),庄稼(生:也被冲毁了),人们(生:只好四处逃荒)。你感受到了什么?(洪水大)  
b.你们在电视、电影中看到过洪水泛滥成灾的场面吗?看看当时的情景吧(播放课件)
c.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d.所以有洪水猛兽的说法。你们能读出洪水的可怕和凶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