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草原》第一课时说课稿

六年级《草原》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 说教材
  《草原》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景物聚焦”。本单元重点是训练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通篇文质兼美,堪称写景、抒情的典范佳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景和情,并扎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我将此文教学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领略草原的风光美以及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第二课时再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人情美。我今天所要说课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基于本单元教学主题以及教材特点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渲染、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等词语。
  2.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3.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写景抒情的方法。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感受草原风光的美好。
  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没见过草原的山里孩子,草原是遥远、陌生的,因此,如何让学生突破时空障碍,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感受草原的景美,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学会运用,就成了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怎样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真正的共鸣,体会草原的景美呢?首先,我将注重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默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配乐读。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体会草原的风光美,并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
  其次,我将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文中意境,并配合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最后,由读延伸到写,以读促写。让学生从读懂、欣赏草原美景到领悟写好美景的方法,再到会写一处美景,形成读写的完美结合。真正落实一课一得。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本文第一自然段的语句美,意境也美,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画面,并写下自己的感受,从而体会文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及想象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和资源应用
  《草原》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语句美,意境也美,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图文结合,启发想象,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配合朗读,领会作者的情感美。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一)直入主题,导入新课
因为六年级孩子,对于生字词已经能自主学习了,因此我安排学生在课前扎实预习,完成初读。我只在本环节作一简单的检查和强调。
《新课标》指出,写字教学应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因此,我又重点指导了学生书写最易写错的“襟”。并编写了这个字的书写要诀:一点写端正,两木紧靠拢,左捺变成点,右捺写舒展,下横拉长托上边。这样孩子记忆深刻,就能把字写好。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领悟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从“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老舍先生游览完内蒙古大草原后的感受?”这个问题切入,很快就能让学生领悟到文章主要写出了草原的景美,人更美。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一环节我以两个问题为依托,展开教学。一是看看作者写了那些景物。学生就能很快地从大量句子中检索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增强了学生阅读的敏感性和阅读效率。二是让学生找出写得美的句子,说出自己的理解。重点抓住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渲染”等词语及比喻句来解读文本,领略草原的美,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草原的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四)熟读积累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草原的自然风光,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积累语言,记忆更加深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落实教学目标。
(五)读写结合
学生有了上一环节的深度解读,接下来顺势让学生总结写好一处景物的写法即按顺序写,写出特点,写出感受,用上修辞手法。这样学生既得意又得法。孩子们有了方法,再放手让孩子们去写,就不难了。在此环节,我特意出示了孩子们熟悉的丹江公园照片,加上一组相关词语,让他们看着图片去边想象边写,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写作兴趣,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
(六)总结全文。本环节与其说是总结不如说是两节课之间的过渡,我在小结了本节课的内容后提出让学生看看“这么么美的地方生养的人又是如何呢?”引起学生学习下一节课的好奇心。
(七)作业:根据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1.背诵第一自然段。2.完善小练笔。3.完成配套练习册本课内容。
五、说板书设计:
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重在突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顺序。
1 草原
天空 上
景美
小丘
草地 下
羊群
人美
  六、教后反思:
《草原》这节课精美的课件让我费了好多周折,几经修改删减,最终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课过程中我也尽全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了孩子,所以大家对本节课的评价都很好,但是我却深深地明白本节课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因为我的积淀还不够深厚,稍有外界干扰心里就有点紧张,慌乱,当外班的学生在门外吵闹的时候,我以为下课了,就比较慌张、急躁,或多或少影响了教学效果。加之,课前我给学生们说了本节课的重要性,给他们施加了压力,导致孩子们都比较拘谨,放不开,连平时积极、踊跃的孩子也不敢开口说话了,课堂气氛还没有平时好。
后来经过领导、行家的指导,我才发现遗憾的地方还有:第一,背诵环节如果能在第一次填空背诵的基础上再去掉文字背诵一遍,这个目标会落的更实。第二,在品读的过程中,有几次没有提要求,重复多余的机械读,没有提高,没有层次感,浪费了时间。第三,“茫茫”一词的理解,我没有给学生点透,一带而过。这一点被领导指出来的时候,很惊异领导倾听的细心,同时也很敬佩领导敏锐的眼力,更感谢她探讨的诚恳。因为“茫茫”一词在备课时,我的确没有深究,只是自己大概参考了一下别人的理解,就拿去用了。因此上课的时候就没有给孩子们说清楚,后来经过说课时的探讨,才发现自己的理解虽然是正确的,却并没有想一想怎样给孩子说清楚,当唐校长说到“‘茫茫’应该是不模糊,很清楚的意思,草原之所以“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正是因为那里的空气清新,天空明朗,能见度非常高!”时,我恍然大悟,这点我当时的确没有想到!看来备课无小事呀,每一个细节都要仔细推敲,才能够成就精彩!同时也很感谢这个优秀的团队!唐校长对业务工作的严谨态度,王主任对学术的执著追求和睿智的眼光,李主任的真诚鼓励和帮助,同事们的积极奋进、勇于探索的精神,无时无刻不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使我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