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
搜索最热的美学论文

最新美学论文

  • new【美学论文】   日本园林之美(一) 2024-07-01

    日本园林美在世界上享有极高名誉,而其造景方式与我国又有什么不同呢,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三大园林形式,用以了解日本园林美的根源。 关键字:日本;枯山水;苔庭;平庭等 绪:日本の风土人情 一、风土人情   日本是亚洲东端的岛国,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冲绳五

  • new【美学论文】   浅论“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一) 2024-07-01

    一美学与日常生活的渊源      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自美学思想产生至今两千余年来,美学与生活一直有着很深的渊源。   文化研究者们认为,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口传文化时期、印刷文化时期和电子文化时期。在不同的文化时期,审美与

  • new【美学论文】   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一) 2024-07-01

    近年来,首先是在国外,然后在国内,出现了许多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这些争论,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当代美学所面临的任务,了解当代艺术的处境,对于我们思考美学和艺术的未来,是非常有益的。然而,在国外和国内,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语境不同,因而这个提法所

  • new【美学论文】   融会中西的美学开拓:朱光潜美学观念的生成及启示(一) 2024-07-01

    <>近百年来,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中西碰撞激烈,古今沟通频仍。从“五四”前后的中西文化异同优劣之争,到这些年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讨论,无不涉及“中西古今”问题。实质上,“中与西”和“古与今”两对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交叉重叠的

  • new【美学论文】   论戏曲丑角的美学特征(一) 2024-07-01

    中国戏曲丑角审美特征的历史生成和感性具体显现是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由于丑角比生、旦等行当更深厚地积淀着历史文化的基因(讽刺传统、乐天精神、个体意志和丑角意识〔①〕等),因而,这个生成和显现的过程就更显得沉重、滞缓。   不难发现,在古典戏曲中,丑角与

  • new【美学论文】   在数字化与图象化之间或之外(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数字化与图象化已经成为我们信息传达的重要方式,某种意义上,也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生存方式。论文在剖析数字化与图象化的含义的基础上,对于数字化和图象化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考察,并且指出了它在给予我们便利的同时,有时是缺乏人性的亲和力的,

  • new【美学论文】   艺术的美学分类原则与各类艺术的美学特征(一) 2024-07-01

    为什么要从美学上对艺术进行分类?因各类艺术都有其不同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研究分类就是要从特性和规律上认识各门艺术的特殊性,把握它们质的规律性。这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从创作上来看,有些作品之所以失败,原因之一就是它违背了本

  • new【美学论文】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整体观(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普遍看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互补系统,以味为美、以意为美、以道为美、同构为美、以文为美,构成了中国古代美本质观的整体特色。中国古代的美本质观本同而末异,如儒家认为自然比德为美、以情为美、以和为美、以“合目的”的形式为

  • new【美学论文】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三大根本错失(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机械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揭示美的本质,教条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探究美的根源,从物质实践出发曲解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实践思想,构成了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上的三大根本错失。【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实

  • new【美学论文】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 ——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一) 2024-07-01

    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审美的泛化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审美化。这一现象在国外已引起文化学家、社会学以及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等的广泛关注。EduardodeFuente在题为《社会学与美学》(‘Sociologyandaesthetics’,发表于《欧洲社会理论杂志》2000年5月号,第239-24

  • new【美学论文】   “以美育代宗教”:美学中国的百年迷途(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百年以来,“以美育代宗教”始终被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几代美学家奉若神明。然而,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却必须要说:“以美育代宗教”,20世纪中国美学成也在兹,败也在兹。没有它,就没有20世纪的中国美学,不越过它,也就没有21世纪的中国美学。新世纪的中国美

  • new【美学论文】   朱熹与中国美学精神(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朱熹是继孔子后的另一座高峰,其精神影响之深远、传播之广泛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朱熹的美学如何呢?这是长期以来研究中国美学的重大禁区和难题。毋庸置疑,朱熹有着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本文认为,朱熹是宋代美学精神的重要理论体

  • new【美学论文】   现代商业设计文化的美学批判(一) 2024-07-01

    商业设计,虽然并不是一种专门的设计门类,但在大众文化普遍播撒的年代,任何一种设计却几乎都与商业息息相关。商业设计在现代商业社会遍布到了各个角落,在大众消费文化中也到处都有它的存在。面对当代商业设计的消极方面,美学批判的职责,在这里的确“责无旁贷”。一

  • new【美学论文】   论生态审美观(一) 2024-07-01

    一 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实践品格决定了它是不断发展的、革命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性。我们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这一基本特性的鼓励下从事当代生态审美观的研究。我们为什么提出生态审美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了适应现实的需要,具体地

  • new【美学论文】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详细内容(一) 2024-07-01

    是封闭的、或者异化了的理性结构。我们说美的规律不在理性结构而在感性动力之中,也就是说理性结构只有作为一个被扬弃的五一节才能获得美的意义。换言之,美的王国是力量的王国而不是法则的王国。不是法则对于力量的制约,而是力量对于法则的超越,才是美的最基本的规律

  • new【美学论文】   中国古典音乐的生命意蕴(一) 2024-07-01

    摘 要 中国古典音乐最能彰显中国艺术的生命意蕴,从古代乐论中可以看出:音乐是古代乐家吸纳天地创化之元气,高扬主体之生命情趣的结晶;圆和、清寒、古雅等音乐审美境界,体现出一种大化流衍的生命精神。关键词 元气 乐论 境界 宇宙意识 生命精神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音

  • new【美学论文】   建构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体系——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研究论纲(一) 2024-07-01

    [内容摘要] 美学亟待建构一种全新的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体系。该体系称,由于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走向审美。主要包括:1、审美经验;人在物质实践中有关自我实现、自我观照等的经历和体验;2、审美需要:人于审美经验中形成的对实现自我、观照自我的精神欲求

  • new【美学论文】   出路与方法——21世纪西方美学研究管见(一) 2024-07-01

    21世纪中国的西方美学研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对于20世纪西方美学的深入理解;加强外语学习,达到与西方学者的对话;真切理解西方哲学。由此,新世纪的西方美学研究方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美学/西方美学/西方哲学    美学原本是西方的一门学科,它是与西

  • new【美学论文】   浅论20世纪西方人类学对文艺美学方法论的影响(一) 2024-07-01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纵向贯通的方式来论证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与文艺学方法论的关系,试图寻找出这种诠释之下的观察人类学和艺术学方法论的新的视角,以期可以抛砖引玉,引起对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的探讨。   关 键 词:人类学 方法论 文艺美学      一      

  • new【美学论文】   欣赏死亡,玩味恐怖——恐怖电影吸引力分析(一) 2024-07-01

    摘要:恐怖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证明了其拥有巨大的吸引力,这种巨大的吸引力表现为多个层次和方面,其中对死亡的焦虑和抗争是最根本的魅力基点,而恐怖气氛的渲染是其成功的根本保证。恐怖气氛渲染的关键在于恐怖元素的运用,恐怖元素的本质是一种符号形式。这种符号形式

  • new【美学论文】   文学自由的乌托邦:对网络文学的美学批评(一) 2024-07-01

    不可否认,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化中一种时尚而又颇具争议性的文学形式。它借助现代最新传媒手段而兴起,以强势的科技背景冲击着传统的文学方式,凭借网络的权威,似乎在预示和代表着某种文学走向,以至有人以一种充满文化优越感的口吻断言:网络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 new【美学论文】   实践乌托邦批判——兼与邓晓芒先生商榷(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新老实践美学把实践作为本体论的范畴,把实践当作自由的活动,以实践来说明审美的性质,实际上构造了一个“实践乌托邦”。实践本来是历史科学的概念,不具有哲学本体论的地位;而且作为异化的、现实的劳动,也不具有自由和超越的性质。因此,不能以实践作为美

  • new【美学论文】   试论古代文言小说总集《美化文学名著丛刊》的美学特征(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是民国时期朱剑芒选录、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一部文言小说总集。此集收明清间文言小说名著十种,体现了五个方面的美学特征,即在情词色调上,强调“乐而不淫”、“不浓也不淡”的“中和”之美;在感觉和体验上,则讲究“有味”、“可人

  • new【美学论文】   知识论与价值论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也评“新的美学原则”(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在知识论上,“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新的美学原则”有诸多错位之处,由此带来的是价值论的颠倒。“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建立在相当经济实力上的文化,是一个紧身衣式的命题;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离真正的新美学文化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   “日常

  • new【美学论文】   试析中国美学话语失落原因初探(一) 2024-07-01

    论文关键词:话语 建构 中国美学 中国现代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论文摘要:百年的中国现代美学史,建构了一个以西方话语为支配地位的美学“大厦”,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美学话语几近凋零。本文从中国现代美学建立的基拙以及中国传统美学自身弱点,分析了中国

  • new【美学论文】   性别: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导论(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中国性别诗学”研究执意于在审美领域不把女性做社会少数族群“特殊化”处理,而是强调女性是人类的另一半,男女双性作为人“类”,人权首先是人身之主体地位和权利,从而与既有的诗学形态出现了某种历史链条中的断裂,从中滋生另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性别

  • new【美学论文】   审美人类学的兴起和发展(一) 2024-07-01

    一   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是近年来在国内当代美学、文艺学以及人类学领域中值得关注的动态之一。从现代知识体系不断互渗和融通的学术背景来看,审美人类学作为一门复合型交叉性学科,是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有效整合美学与人类学并超越其各自的局限性,激扬学科新

  • new【美学论文】   美就是美,丑就是丑━━化丑不能为美━━论美与丑的肯定及否定之情感结构之于艺术的本质(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 1.艺术大于美学,艺术包含有两极,一是美的,一是丑的——2.美与丑的界定:丑,否定性情感期待的符号对象及其对象化特征;美:肯定性情感期待的符号对象及其对象化特征——3.人的情感中有肯定的需求;也有否定的需求,——4.艺术快感:既有对美的肯定

  • new【美学论文】   试论唐代佛教寺院壁画的历史分期(一) 2024-07-01

    唐代是中国壁画艺术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佛寺壁画是其极为发达的一个类型。从形式上看,唐代佛寺壁画可大分为二:其一为绘于具有中国民族传统建筑上的寺院壁画,一般说来,它的作品主要分布于寺院之殿、堂、廊、庑及山门等壁上;其二为绘于具有印度、西域地区特点的石窟寺

  • new【美学论文】   中国古典山水画美学侧记(一) 2024-07-01

    【内容摘要】“自然”这一概念,在中国古典绘画(尤其是山水画)中,是一个极至重要而又富有哲学内涵的范畴。对于古典山水画来说,“自然”就是“道”,就是“真”,就是“美”,就是“生命”。“妙造自然”、“同自然之妙有”、“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等等命题足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