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印刷机械产业(二)

3.数字印刷机的差距
  国外数字印刷机技术百花齐放,各显神通,但都已经基本成熟,产品已经批量供应市场。而我国的数字印刷机研发刚刚起步,只有少数单位在进行,还处于试验阶段,离实际使用还有相当的路要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的差距很大。
  三、印后设备的差距
  主要是品种规格不全,产品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平低,高档设备主要依靠进口。
  1.目前,国产的模切机、切纸机、骑马订书机等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需求,只有少量高档设备进口。其主要差距是国产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外观质量需要改进。如模切机的多个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讯;LCD智能操作显示屏,人-机对话;利用光导纤维传感器检测光标,精确定位;数字伺服;全息铝箔表面张力控制;烫印全息机械精密制造技术等,与先进水平相比都还有差距。又如切纸机的裁切速度;彩色大屏幕显示、图像化菜单;多种语言选择;故障显示、自动上下纸等功能,都需要改进和提高。
  2.高档平装联动机、高档精装联动机、高档糊盒机、制袋机、高档上光机、圆压圆模切机、高档分切机、纸箱生产线、干法湿法复合机、票证生产线等设备还有较大进口。国产设备主要是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平低,可靠性有待提高。
  四、产业结构与企业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印刷机械设备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中、低档特别是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供大于求;高档产品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不少高档产品我们还不能生产,仍然主要依靠进口。急需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提升传统印刷机械产业,开发高档产品,增加品种,提高质量。
我国的印刷机械设备企业结构也不尽合理。小而全企业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很少。据统计,我国印刷机械设备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也只有十来家。我国印刷机械设备全部的年销售额还赶不上国外一家大企业的销售额,可见国内印刷机械设备企业急需联合重组,形成适度集中、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直辖市发展的格局。
  印刷机械设备发展趋势
  一、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
  根据我国国情和世界印刷技术的发展方向,我国印刷及设备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可以简要概括为:
  1.印刷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多色、高效化”。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印前设备将主要发展以CTP制版及相关设备为主的高效、高质设备。印刷设备的发展方向是高效化的多色机。高效的基本含义是速度高、辅助时间短、质量稳定可靠。印后设备发展的方向是机械化、自动化,并在此基础上向联动化方向发展。
  2.在不同的传统印刷方式中,传统的胶印印刷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论从市场占有率,还是绝对值,仍将占主导地位。特别在我国如此。数字印刷、互联网、多媒体出版的发展,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传统印刷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不可能代替传统印刷、按需印刷、即时印刷的新市场,满足少量、快速、可变、个性化印刷需求,目前还不会和传统的印刷量较大的印刷设备争夺市场。数字印刷机与八开机市场有重叠,但因两类机型投资和印刷成本相差很大,因此,两类机器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并存。
  3.为印刷企业提供高效、性能稳定可靠、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的成套设备和全方位的服务,已经成为基本趋势。为适应这种形势,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必须向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通用化方向发展。
  4.包装市场是高速发展的、潜力很大的市场,值得我们密切注意。
  二、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
  1.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设备,使其结构简单,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平,提高效率(提高速度,降低辅助时间,稳定可靠),注意环保,人机对话,操作舒适方便,是基本的发展方向。
  单张纸胶印机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重点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单张纸胶印机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水平,减少辅助时间;使产品结构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产品组合化、多功能;质量稳定可靠;注意环保。
  卷筒纸胶印机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重点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发展各种类型的卷筒纸胶印机;不断提高卷筒纸胶印机的印刷速度;完善、提高产品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水平,减少辅助时间;使产品结构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产品组合化、多功能、质量稳定可靠;注意环保。
  柔印机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是: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不同类型的柔印机。首先发展带后序加工工序的机组式窄幅柔印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发展和完善不同档次的各种规格的窄幅柔印机印刷机组和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后序加工机组,根据市场和用户要求组成不同的机型,是机组式窄幅柔印机的发展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其他类型的柔印机。
  印后设备发展的方向是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研发、改造、提升各种印后设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向联动化方向发展。
  2.用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用全新的设备替代原有的设备或开发新的印刷市场。如CTP为代表的印前设备和数字印刷机等。其发展如下:
  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开发计算机直接制版(CTP)设备。替代原有的照像机等照像制版系统的相关设备。
  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开发数字打样机等相关设备。替代原有传统的模拟打样系统的相关设备。
  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开发数字印刷机等相关设备。开辟新的少量的个性化、按需印刷、即时印刷市场。更好地满足时间要求急、数量小的即时印刷的需求。
  高新技术在印刷机械上的应用和发展
  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很多。印刷设备种类繁多,只能举例说明。
  一、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及相关设备
  应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发的创新设备。
  1.CTP制版机:Computer to plate(film)是用计算机控制的直接制版或出胶片的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各种激光二极管组成的光学扫描系统,光能传递和聚集系统,传热光纤及密排技术系统,使制版工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2.数字打样机:Computer to proofing是推广CTP制版机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也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的创新产品。主要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彩色打印系统(喷墨打印主要包括控制细小墨滴的微压电系统,喷头系统及配套的油墨技术等;激光打印主要包括硒鼓和供墨的TONER系统,激光系统及配套的色粉技术等),彩色管理软件等。
  3.高档扫描仪和高档数字照相机:主要是光源技术和电荷耦合器CCD等。
  4.发展应用情况:CTP制版机及相关设备是印前设备发展的关键。上述设备有关技术在国外已经成熟,发达国家正在迅速推广,并逐步普及。我国CTP制版机刚刚试制成功样机,要达到产业化还需较少的时间。同时由于配套的CTP版材需进口,价格高,因此,只有版材国内能生产并满足需求时,才能较快推广。CTP设备的发展将首先在经济实力较强、时效要求严格的报纸印刷厂应用。根据报协专家预测,到2005年,如果设备和版材全靠进口,设备可能发展到50-60台;如果版材国内生产而设备进口,设备可能发展到300-400台;如果设备和版材国内生产供货,设备将可能发展到1000台。其他印刷厂,将因为设备和版材国内生产供货、价格较低而提前使用CTP设备,其设备需求量将会更大。高档数字照相机、数字打样机由于关键技术我们不掌握,只依靠自己力量,恐怕难以发展。其他的如高档扫描仪、激光照排机等,国内有一定基础,依靠国家和地方大力支持,经过努力有可能取得突破,研发自己的产品。
  二、多色胶印机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光纤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胶印机,使胶印机发生了质的根本性变化。其具体应用,在前面印刷设备的差距中已经谈到,这里不重复。
  发展应用情况:胶印机是当代印刷机的关键设备,约占全部印刷机的75%。我国印刷品的80%是用胶印机印刷的。专家预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胶印机仍然是印刷机的关键设备。高档的高效多色胶印机技术在国外已经完全成熟。我国研发多色胶印机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有一定的基础。由于我国研发创新能力差,先进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高档的单张纸胶印机约有80%的市场被国外机占领,高档卷筒纸胶印机90%的市场是国外产品的天下,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国家和地方大力支持,尽快搞上去。
  “十五”期间,发展重点应该是:发展中、高档的15000张/小时的单张纸胶印机,6-7万张/小时的新闻用卷筒纸胶印机和中高速的商业用卷筒纸胶印机。使其技术水平完全过关,批量供应市场,大幅度提高国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同时,性能稳定可靠的中高档胶印机在国外也有较大的市场,可以扩大出口。
  三、数字印刷机
  数字印刷机是CTP制版技术和印刷机技术的一体化产物,是印刷机的发展方向。其高新技术包括CTP制版机和印刷机两方面的技术。目前,国外在技术上已经基本过关,但仍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究竟哪种技术更适合发展,成为主流,还需时日才能见分晓。数字印刷机在国外发达国家发展较快,在我国由于经济还不够发达,个性化按需印刷市场处于刚刚发育阶段,在一段时期内不可能发展太快。我国在“十五”期间应该继续进行选项、预研、中间试验、生产样机、小批量供应市场。
  四、柔印机
  近20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柔印机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使之成为效率高、用途广、成本低、在包装印刷业应用广泛的新机型,所用的高新技术基本上与卷筒纸胶印机相同。我国近年来已经能生产中、低档的柔印机,具有较好的基础。我们应该在现有基础上稳定提高带后序加工装置的窄幅机组式柔印机,大幅度提高国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现在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约为10%),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其他机型和高档柔印机。
  五、印后加工设备
  重点是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