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总裁离职谷歌中国举步维艰(一)

虽然在宣布李开复离职时,谷歌表示中国业务进展顺利,并在稳步增长。但从李开复任职期间的一系列事件不难看出,谷歌在中国市场仍然困境重重。

  李开复离职

  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的离职表明,谷歌仍在竞争激烈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举步维艰。

  谷歌4日宣布,现年47岁的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将离职,但仍将留在北京创业。据知情人士透露,李开复的新目标是投资新兴企业。

  在宣布李开复离职消息时,谷歌表示,中国业务进展顺利,并指出公司计划将中国的销售团队人数增加一倍,并表示公司业务“稳定增长”。而李开复的职责则会由谷歌现有的两名高管分担。

  谷歌发言人表示,李开复目前不便接受采访,并拒绝对谷歌中国今后的表现发表评论。

  消息人士则透露,在李开复的任期内,谷歌中国还多次与谷歌总部就营销问题产生分歧。

  频推新品

  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按照收入计算,谷歌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国搜索市场份额增长至29%。但谷歌并未从其主要竞争对手百度手中夺走市场份额,后者提供有百度贴吧等多款广受中国网民欢迎的服务。

  花旗集团分析师马克・马哈尼(Mark Mahaney)说:“谷歌在中国的业绩并未出现大幅改观。”他估计谷歌总收入中约有2%(约合3亿美元)来自中国市场。马哈尼还补充道,尽管市场规模在增加,但投资者对谷歌赢取中国市场的预期正在日趋理性。

  李开复总裁2005年从微软跳槽至谷歌,并负责拓展中国市场。微软当时还因此起诉谷歌,但双方最终达成和解。而李开复则帮助谷歌中国将员工规模扩展至700人。

  在李开复的领导下,谷歌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包括新的移动产品以及音乐搜索服务。谷歌中国的音乐服务是与巨鲸音乐网合作推出的,并与主要唱片公司签订了协议,利用搜索广告创收。该服务面向中国用户免费推出,意在与百度的MP3搜索竞争。

  竞争加剧

  但竞争却进一步加剧。百度已经推出了全新的搜索技术,帮助广告主更好地定位和管理广告。淘宝网也凭借商品搜索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有力竞争者,而且商品搜索也是最赚钱的搜索业务。

  在此前的采访中,李开复曾承认谷歌在中国犯下了一些错误。他说,由于汉语发音问题,谷歌的名称从一开始就令中国用户费解。他还表示,谷歌中国曾在许多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李开复表示,谷歌中国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了上述问题,例如启用G.cn域名并与新浪等公司合作进行交叉推广以加快新闻更新。

  部分观察人士表示,李开复在谷歌内部也面临困境。市场研究公司BDA中国公司董事长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说:“为了将李开复从微软挖过来,谷歌展开了历时漫长且广受关注的官司,这表明谷歌起初对李开复的期望非常高。谷歌希望成为中国第一搜索引擎,或者创建一家非常具有创意的中国科研机构,但对于李开复而言,要满足这种期望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离职原因

  猜想1

  谷歌中国或被撤?

  对于李开复的离职,不少业内人士感到突然和不可思议。近日,有不愿公开名字的人士透露,传言谷歌中国近期将被撤掉。对此传言,从李开复上司挽留李开复的言谈中可以留意到,当时,尤斯塔斯称,谷歌总部正在讨论让李开复做亚太区的产品和工程总裁,负责日本、印度、东南亚、澳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在这些国家中,并没有提及中国。对于该传言,谷歌中国公关人士给予否定,称公司目前运行正常,还在招聘。

  猜想2

  谷歌不支持“走穴”?

  上月17日,在“互联网・未来”论坛上李开复也接受过一些媒体的采访。按照目前流传的消息,李开复其时已向总部提出辞职,但当时在媒体面前,丝毫未流露出即将创业的新动向。那天,他依然大谈谷歌中国未来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百度的“各走各路”。当天有记者问李开复,为何这段时间较少在高校看到李开复时,李开复半开玩笑地埋怨道:“以前我都是趁工作出差顺便去学校讲座,一般都是工作完后的周末,现在这种机会少了,公司也不给我报账了。”也许,正是谷歌公司在这方面的不支持,让有树立青年人导师形象理想的李开复感到一些阻力,更加激发他索性全身心投入到对大学生的创业当中。

  猜想3

  无希望胜百度失望?

  谷歌中国一直在试图挑战中国搜索市场的领头羊百度,但却鲜有胜出。不过,在李开复的任期内,谷歌在与百度的竞争中已经开始取得了成效。截至今年3月的6个月,谷歌在中国网络搜索市场的份额上升了6个百分点――大部分来自雅虎中国,但增幅同样不及百度。今年第一季度,百度的市场份额是63%左右,而谷歌的份额是33%。与此同时,李开复对谷歌无法从百度那里吸引中国用户感到了失望。业内表示这也可能是其离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