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多样化教学实证研究(一)

摘要: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研究源于对传统教学的反思。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高职英语教学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探讨了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次教学中实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必要性,对比分析了几种模式的特点与成效,以充分发挥各方面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教学模式多样化

0 引言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是目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代写论文 从美国教育家乔伊斯与韦尔1972年提出“教学模式”始,我国教育界对其研究呈现出不断升温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用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教学模式的兴趣和热情空前高涨,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研究是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应和促进,对传统教学反思的结果,是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单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抹杀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外语教学实践的不断开展,高专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学生人校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明显的差异不仅存在于班级内部,而且还存在于班级与班级之间,甚至系与系之间。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方式将他们安排在一个教学层次,即教师使用相同的教案和相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完相同的内容并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则无法提高高专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了妥善解决这一矛盾,真正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我校对2005级新生在英语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实施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验。这一举措正以不同寻常的广度和深度冲击着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现在通过结题报告,研究总结该教学实验的总体效果,对比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与成效。这对于充分发挥各方面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教学模式及分层教学
1.1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对理想教学活动的理论构造,是描述教与学活动结构或过程中各要素问稳定关系的简约化形式。简言之,教学模式是一种反映或再现教学活动现实的理论性、简约性的形式。它总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地构建和完善。随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随着教师科研意识的觉醒,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已成为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中的热门话题。
1.2 教学模式应用的多样化
与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道,各种教学活动模式层出不穷。多样化的模式不但改组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了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构建或刷新了课外学习、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管理教育模式。这些模式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
1)小组学习,分组教学。这是针对班集体和个别学习而言的。由于小组学生界于班集体教学和个别学习之间,因而较容易发挥集体学习和个别学习的长处。组织小组学习还可以达到照顾学生的不同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等不同的目的。
2)个别学习和自学。这是一种按个人设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代写毕业论文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并让个人主动学习的方法。这一方法集中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原则。
3)自由讨论,课堂讨论。这是学生和学生之问或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师讲解的单向、单调、满堂灌的局限。但这种方法必须和教师的讲解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兴趣学习。兴趣学习区别于强制学习。它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生动性,还可以增强教师上课的针对性。如在“兴趣引路,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就较多地运用了这一教学方法。在英语课上学生唱歌、猜谜、对话、认图等可使教学过程有声有色、趣味盎然。
5)暗示教学或情境教学。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理智与情感、分析与综合、有意识与无意识不可分割,人的活动最有效的时刻就是这些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一兼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调节作用。情境教学或暗示教学即是利用无意识的调节作用,创设一个生动引人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6)基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融合,构建了许多充满时代气息和蓬勃生机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可统称为CAI。
1.3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
所谓英语分层教学,即在班级教学中依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水平的测试。做到各类学生在学习中都有兴趣,都有所得,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英语基础上学习得到优化,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着“因材施教,分级指导”的原则,新生入学时,按高考英语单科成绩初步划分级别,把学生分成A、B、C三类。在全面贯彻和完成高职高专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和任务。A类班级同学要求学后第二学期参加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考试同学可以申请免修英语。未通过考试的同学插入B班继续学习,第三学期再参加考试。B类同学在学后第三学期参加英语应用能力考试。C类同学四学期参加实用英语能力考试。学生在修读大学英语的两年期间亦可更改其选择。
2 多样化教学模式实验
2.1 实验目的
此次实验目的如下。
1)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1)多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2)分级教学,因材施教,体现了人本精神和学生中心论;(3)课堂上精讲多练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争取在不增加教师工作量和学生课时数的前提下节约师资,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各大模式间的比较与分析,寻找最佳的教学模式。
2.2 多种模式教学实验的概况与内涵
1)常普英语教学模式(模式1)。维持了常规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实施分级教学。采用传统教室授课,承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权威作用,讲究语言系统的掌握对语言习得的作用。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通过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和布置任务等方式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