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与生成(一)

近年来,宏观的改革浪潮强烈冲击传统教育制度及课程模式,许多教师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刻反思传统英语教学中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重视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重要性,从而探索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与学设计的重要元素。

然而,当我们走进英语课堂进行课堂教学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时,常常会发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人认为,一堂好课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自主体验、发现的过程。甚至,不少人在评课时认为只要课堂有人工设计的痕迹,就违背了课改的精神。但对一堂好课来说,成功的因素不仅仅是生成,还有教学的提前设计。可以肯定,不在设计上下工夫,完成课堂教学是不可能的。那么,哪些内容要提前设计,那些环节和过程要依靠生成呢?1.必须提前设计的内容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与需求,确立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分析评价试行结果,并对方案进行修改,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的一个系统过程。在上课前,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必须对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作展望性的设计。

1.1教学目标。评价一堂课的优劣,首先要考虑的是课堂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应该是生成的,但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一定是预先设计好的。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可能部分教学目标要随时调整。但任何一堂课在操作之前,都应有清晰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无论是有关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还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目标,都只能依靠教师课前的设计。

1.2教学环节。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或者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必须依靠几个步骤完成。

可能每个教学步骤并不会完全照着老师的意愿去实现,但作为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一部分,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步骤必须提前设计。一堂课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老师必须心中有数。因为讲究课堂的开放和活跃并不是天马行空。学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善解师意。

1.3学习方式。学生选择哪种方式完成教学目标,老师要提前考虑到。一些公开课上,老师常常对学生说“: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想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在学生学习能力不高、自控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态度不仅不能起到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作用,还有可能对学生放任自流。因此,教师清晰明白地要求学生使用某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达到教学目标。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是选择讨论的方式、探究的方式、合作的方式、还是发现的方式,老师要为学生量身定做。当然,学习方式的选择也要考虑学生实际,而且要灵活多样,允许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主选择。

1.4辅助手段。借用什么样的手段辅助教学目标的完成,也只能提前设计,精心准备。如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

2.必须实现生成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情况、课堂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应出来的情况,对原教学“预设”进行调整与补充,并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施教,以达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2.1体验式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某些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感知的过程,这种体验式的过程具有不可替代性,只能在学生自主感受中生成。比如,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英语课文,学生的理解水平也不尽相同。要读出怎样的语调、语气、节奏和高低缓急,只有靠学生反复玩味、教师以身示范,最终使学生读得感情丰富、自然贴切。这些体验式的学习过程,都只能随着过程生成,而不能依靠教师单方面的预先设计。

2.2发现式的过程。发现法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至今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发现的过程也即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学生的思维在活动,直至找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在课堂上发现的过程,调动了众多的器官和手段,是生成的过程。比如,在进行groupwork时要求学生分组合作中找出某个问题的答案。学生除了自己思考外,更重要的是和小组别的成员共同分析讨论,从而形成小组共同的观点。

2.3探究式的过程。不少老师在课堂中采用研究式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无疑,研究式的学习需要提出问题、论证问题,有一定难度和深度,是生成性的过程。在研究式的学习中,老师要善于引导,不能死板地套用自己设计好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