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宪法
搜索最热的国家法、宪法

最新国家法、宪法

  • new【国家法、宪法】   宪政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讨会综述(一) 2024-07-01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下简称人大制度)自创立以来,迄今已经50周年。如何完善人大制度,是纪念人大制度50周年之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2004年8月20日至22日,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 new【国家法、宪法】   从程序本位到程序自治 ———以卢曼的法律自治理论为基础(一) 2024-07-01

    摘要: 关于程序乃法治之枢纽的判断,程序本位论只回答了程序应该做到什么,程序自治论则进一步回答了程序如何做到这些。程序自治,即一种法律程序与其外界环境相对隔离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程序自身的展开过程同时也就是程序功能的实现过程。在具体的程序运作中,这

  • new【国家法、宪法】   人大主席团若干问题初关于(一) 2024-07-01

    “内容摘要”本文考察了全国人大主席团的运作与职权,探讨了其与典型指导机构的不同之处,提出人大主席团制度所存在的若干问题。本文认为我国人大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其指导机构即主席团的改革,而对其改革又必须与我国的现实与政治理论学说结合起来,吸

  • new【国家法、宪法】   立法责任引入我国宪政制度建设之思考(上)(一) 2024-07-01

    [摘要]立法责任制度是保证各位阶立法质量的预防性机制,也是为公民提供救济的一种制度性保障。本文论述了立法责任的性质、法理基础、成立要件以及我国宪政制度建设中引入立法责任制度的必要性等问题。[关键词]立法责任、宪政、国家赔偿一、问题的提出最近几年来,因下位

  • new【国家法、宪法】   浅析宪法权利救济权(一) 2024-07-01

    摘要:公民宪法权利救济权有最高法律地位的宪法将其规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其历史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该规定与法的体系和宪法的法律地位不和谐。完善公民权利救济方面的立法,确实保障公民权利救济权在新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权利救济权 自力救济 他力

  • new【国家法、宪法】   论受教育权的国家保护义务(一) 2024-07-01

    [摘 要] 受教育权作为一种具体化的基本权利,对于公民来说意义重大。国家对受教育权的保护义务首先在于尽可能地采取行动以发展社会经济,使教育的发展同步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义务能力的发展,其次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受教育权的具体保护,受教育权的立法保

  • new【国家法、宪法】   浅谈对宪法修改的几点意见(一) 2024-07-01

    我国现行的宪法颁布于1982年12月4日,后历经三次以“修正案”的方式作出的修改,共有17条条文。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的制定,修改现行宪法的呼声正日益高涨。学者普遍认为,现行宪法的某些

  • new【国家法、宪法】   所谓“围绕规范”——续谈规范宪法学的方法论(一) 2024-07-01

    关键词: 规范宪法学/规范法学/法教义学/规范/价值内容提要: 在解说性的传统方法仍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下我国宪法学界,方法多元化的现象也已次第呈现,“规范宪法学”(Theory of Normative Constitution)或可视为其中一端。它不是完全突兀的个人构想,而是秉承了“规范(

  • new【国家法、宪法】   要加强对政党制度 宪法学研究(一) 2024-07-01

    内容摘要:政党制度素来属于政治学研究的范畴,宪法学者涉猎不多。笔者认为,由于政党制度在保障人权和限制政府权利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宪政建设的特殊性都决定了必须将政党制度纳入宪法学的研究范围。文章最后讨论了研究政党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关 键 词:政党制

  • new【国家法、宪法】   论宪法上的知情权(一) 2024-07-01

    论 文 摘 要由于国家本位意识、权利本位意识、官本位意识的影响根深蒂固,我国以往的宪法变迁往往首先考虑的是国家权力是否到位,至于公民的知情权利的确认和保障则被置于第二位来考虑。即使在现代化程度已经较高的今天,说到公民应该享有的知情权,许多人仍一脸茫然。

  • new【国家法、宪法】   论人大监督职能的加强(一) 2024-07-01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加强人大的监督职能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但就当前来看,我国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宪法监督制度,人大常委自身监督机制尚有缺憾,监督工作面临体制障碍,人大监督文化并没有形成,从

  • new【国家法、宪法】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宪政(一) 2024-07-01

    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国由官方主导在经济上进行了较1980年代更为激进的市场导向的改革。大量的公有制企业以各种合法或不合法的渠道转换为私人财产,大量的工人下岗。与此同时,对外开放也进一步加速,在经过14年的努力之后,中国终于加入了WTO。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流

  • new【国家法、宪法】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一) 2024-07-01

    “摘要”  这篇论文研究了被许多转轨经济学家忽略的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之间的关系。它论证说如果不认识到经济改革仅仅是大规模宪政转轨的一小部分的话,对改革绩效的评估可能误入歧途。在国家之间和各个国家里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竞争是宪政转轨的推动力量。我们用俄罗

  • new【国家法、宪法】   论我国民族宗教问题法制建设(一) 2024-07-01

    “摘要”本文以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特点、形成原因分析及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实践为基础,对我国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应当持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配套措施及其法制建设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解释和建议。  “关键词”民族,宗教,法制  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

  • new【国家法、宪法】   论司法改革与司法权威(一) 2024-07-01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1979年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颂布实施是我国迈向现代化法治国家的起步,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已初具规模,司法行为亦逐步规范

  • new【国家法、宪法】   关于“鞍钢宪法”半个世纪后的探析(一) 2024-07-01

    论文关键词:鞍钢宪法历史功绩历史局限性   论文摘要:半个世纪前诞生的“鞍钢宪法”作为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从宏观到微观的一个转折点,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尽管“鞍钢宪

  • new【国家法、宪法】   “人权入宪”的宪法涵义与反思(一) 2024-07-01

    2004年3月通过的现行宪法第24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这是我国首次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保障人权”,因此,该一条款通过以后,引起各界的欢呼鼓舞。尤其对作为宪法下位法的各个普通法律部门的学者而言,更是纷纷发表该一条款对本部门法的作用和意义如何如何之

  • new【国家法、宪法】   官方学者提交中国选举状况报告(一) 2024-07-01

    “中国公民对现行的选举状况表现很冷淡,但是并不能说明他们缺少热情和觉悟,他们希望有机会参与和表达自己的意志,现行的选举制度和做法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实际上,民主选举不但没有把社会搞乱,相反,很多地方都是通过选举,实现了由‘乱’到‘治’。  

  • new【国家法、宪法】   让每一个人成其为人:中国宪政的精神出路(一) 2024-07-01

    这里试图叙述的,并非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理论,尽管我确信,本文的主题完全具有发展成为完整理论的可能性。这里也并非试图对弗里德里希的《超验正义》一书作出评价,因为一本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理查德·胡克、约翰内斯·阿尔

  • new【国家法、宪法】   新中国宪法保障财产权的历史变迁(1949—2004)(一) 2024-07-01

    【摘要】从1949年《共同纲领》到2004年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改,新中国宪法对财产权的保障经过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个历史变迁过程既有成绩,也有不足,最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社会主义宪法保障财产权的脉络。新中国宪法中财产权的保障正在走向一条符合实际的、日

  • new【国家法、宪法】   私有财产保护的社会心理调查及相关研究(一) 2024-07-01

    [摘要]“公民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被历史性地写入了宪法。但是,社会公众对私有财产保护的心理认同却相对滞后。这种社会心理的滞后性可以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法治现实等多方面得到解释。解决私有财产保护的社会心理滞后性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完善刑事立法,加强法制

  • new【国家法、宪法】   我国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分析(一) 2024-07-01

    [英 文 名]Analysis on the Aim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a ’s Constitution [内容摘要]我国宪法的现代化应当基于两个维度:一是针对原有宪法存在的问题,一是尊重宪法的普适性价值。就我国而言,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应当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确立人权保障与民主价

  • new【国家法、宪法】   关于中国宪法学研究方式 思考(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现行宪法颁布实施后,中国宪法学界的两代宪法学人对研究方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是方法与问题结合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方法自觉性要进一步加强。确立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首先要对方法本身进行探讨;其次要注意区分宪法学研究方法与法的一般研究方法、政治学研

  • new【国家法、宪法】   建立中国宪法判例制度论纲(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宪法判例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两大法系宪法共同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借鉴各国政治法律的发展,建立中国的宪法判例制度。现代成文法与判例法渐走向融合,我国具有“混合法”历史基础,宪法诉讼、宪法司法化已得到初步认可,以及宪法判例在世界宪政各国中不可争议的

  • new【国家法、宪法】   诸国宪法中“种族”涵义的探析(一) 2024-07-01

    “内容摘要”本文在追溯“种族”概念自身的起源与发展后,从“种族”的宪法规范背景、五国的历史背景、国际公约背景三途径入手分析诸国宪法中“种族”的涵义,从而主张在遵循国际公约“种族”涵义的框架内,结合各国实践情况,予以灵活解释。  “关键词”种族,宪法,

  • new【国家法、宪法】   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特征、打击的难点和对策(一) 2024-07-01

    “传销”一词是从英文Multi Level Marketing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多层次相关联的经营方式。从商品经营营销学划分,传销也是“直销”范畴,直销是Direct Sale中译,意为:无店铺销售,它分为单层次营销和多层次营销,国际上习惯将单层次营销称为“直销”,将多层次营销称

  • new【国家法、宪法】   省级以下法制机构在政府工作中的定位及其思考(一) 2024-07-01

    【内容提要】政府法制工作在政府整体工作中应如何定位不确定,往往随着法制机构所在的政府层级不同而不同。定位的不确定,又没有相应的理论予以解释,造成某些政府对政府法制工作的认识产生偏差,特别对省级以下法制机构影响较大。本文试图从政府法制机构的现状及其

  • new【国家法、宪法】   论现代宪法的救济法特征(一) 2024-07-01

    一、宪法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决定了现代宪法是救济法。  从国家机关组织法发展到国家机关的行为法,再从国家机关行为法发展到公民权益救济法,就是宪法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宪法可以作多种分类。以时间为标准,可以将宪法分为古代宪法、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古代宪法一

  • new【国家法、宪法】   宪政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 2024-07-01

    [论文关键词]宪政制度宪政意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论文摘要]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今天,其最根本的成果就是以宪政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或者说宪政制度是当代政治文明的根本标志。宪政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在于社会全体成员对它的接受和信仰,也即宪政意识的支

  • new【国家法、宪法】   原则理论的宪法适用研究(一) 2024-07-01

    传统宪法解释方法来自于一般制定法解释方法,由于这些方法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当将它们运用于宪法解释时,不能为释宪者的释宪行为提供充分的合理化依据,更无法满足现代宪法解释实践的需要。正当释宪者为使其释宪行为获得理论上的正当性支持而焦躁不安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