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度势,洞察变化,扎实备考――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卷启示录

“作文难,难作文,提到作文心就烦。”这句口头禅也许道出了每一个经历过高考或即将经历高考的学生的烦恼。那么,在高考作文中影响考生作文分数的因素有哪些,今年的高考评卷和往年有些什么不同,高考作文如何取悦评卷老师,这都是高三教师和广大的考生颇为关心的问题。今年笔者参加了广东省的高考作文评卷,这已经是笔者连续五年参加高考作文评卷了。根据笔者对评卷的体会,经过观察和思考,觉得我们要洞察高考题型发生的变化,把握高考作文发展新趋势,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扎实高效备考的目的。
  一、炼就敏锐的“识偏”眼力。高考作文需在话题规定范围内写作,因此,高考作文评卷组一向强调考生的作文必须准确把握题目的内涵和外延,在话题规定的范围内写作,否则,作文就有可能偏离题意。如今年的作文题“常识”,阅卷组认为应该包含以下含义:一是规范的词典解释――普通的知识,源于公民的生活体验与社会共识。二是从外延看,凡是已被大众普遍理解认可的知识,或已被社会共同认可的常情、常理、常规、常言,如“旭日东升”、“晚霞西落”、“尊老爱幼”等;它的内涵是:常识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常”和“识”。“常”,即平常,普通,普遍,普及,不是精英,不是尖端;“识”,指某种主观的认知,如“尊老爱幼”已经是几千年来为社会所共同认可,是对老幼的态度认知的一种基本常识。部分考生根本没有弄明白常识的含义,把某些人的个人观点当成常识,如“中国找不到石油”;或者将常识泛化,如说“爱”、“宽容”等是一种常识,而没有具体到“尊老爱幼”、“宽容别人的不同缺点或见解”等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常识。
  要炼就敏锐的“识偏”眼力,不管命题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了确保评卷的公平性,题意切合与否都将是判别考生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所以,要在高考中取胜,加强审题立意,强化切题意识的训练还是很有必要。
  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符合题目要求当作内容选择的前提;其次,要培养学生分析题目内涵的能力,要掌握常见题型的审题技巧;另外,还要掌握一些避免跑题的写作窍门,如:入题时如何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最佳角度,写作前如何依据题目的内涵制定思路,行文时怎样在适当的位置巧妙点题等。因为,笔者在高考评卷中发现,考生如果有敏锐的“识偏”眼力,能全面审视题目内容,对题目的含义理解透彻,就会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
  二、提倡朴实的文风,摒弃华而不实的煽情之作。有不少的考生受过去一些高考优秀作文选的影响,喜欢追求文辞的华美,动辄用排比句,比喻句煽情。如一位考的文章题目叫《常识》,第一段就是如此行文的:“百花都在春暖大地时竞相开放,而野菊却选择了萧瑟败零的秋天;万紫千红都铺满在油绿的青草地上,而青莲却执意挺立在污泥之间,四时花草总有凋谢的时候,但惟有竹子的苍劲青翠终不变动。”一段话既没涉及话题,更无鲜明的主题,完全是无病呻吟的花架子,更典型的是主体三段,开头分别用一个象征性的句子:“你、是一支摇曳在萧瑟中的野菊”,“你,是一朵挺立在污泥之上的青莲”,“你,是一株傲然挺立的翠竹”,内容分别是歌颂李白、陶渊明和文天祥的品格。根本就不可能与常识搭边,只不过是在文中冷不丁地写一个“常识”,“常识”二字简直就是整篇文章的肉中刺。这种过分追求文辞的华美而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章,不但不能取悦评卷老师,反而让老师大倒胃口,这是作文中的大忌。
  因此,阅卷场上评卷老师更希望看到考生写真情实感的文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写作源自于人的心灵对世界,对人生的惊喜和感悟。一篇好文章要有自己的思考,能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能使用身边的人和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文章流淌时代的活水,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所以,考场上,少煽点情,是让老师能感受考生更博大深厚的人文情怀;多讲点理,是让老师洞察考生更清晰更智慧的逻辑思维。而在写作的形式方面则力求丰富多彩,摇曳多姿,或正面肯定,挖掘闪光点,平中显奇;或多向思维,纵横比较,独辟蹊径;或辩证分析,推论因果,入木三分,等等,让文章的形式服务于内容,而不是偏面的追求形式的浮华,新奇,用自己的语言来叙事说理,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三、讲究跌宕起伏的结构模式。我们在评卷场上看到很多考生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喜欢使用并列式的结构,这本身是无可厚非,但是把它变成一种僵化的模式,就不那么讨人喜欢了。高考作文讲究模式,但并非是一种模式化结构,行文过程要有跌宕起伏的艺术。比如有的考生不管对不对题,喜欢开头来一段排比段。中间三段,三个分论点加三个事例,再加一个结论。结尾段和开头段内容形式相似。这样的结构模式本来具有清晰的特点,但是由于行文过程缺少跌宕起伏的艺术处理,分解的分论点之间缺少必要的段落过度,论证思路的拓展不到位,以致内容上分不开,排不顺,互相重合,互相包容,本是清楚的结构反而显得紊乱,这种套作,其实是一种很呆板的模式化写作,它使文章没了章法,没了灵动,剩下的只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材料和干巴巴的几条框框,令人生厌。
  其实,考场作文的写作很讲究合理有序但又不失跌宕起伏的结构模式。一般来说,我们确定了文章的主题之后,就要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如:选好的材料如何组织和安排?文章开头和结尾怎样设置?段落和层次的结构怎样划分?过渡和照应,怎样顺理成章,首尾圆合等等。有效的谋篇布局,能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搭好文章架子,列出写作提纲,在构思上做到“严”与“新”的有机结合。“严”即严谨,就是使文章在结构上安排得合理。“新”就是在符合严谨的前提下,使文章的构思变得新颖,行文的处理跌宕起伏,这样的结构模式使文章既讲究了章法,又富有灵动性,
  能较好地服务于所写的内容,
  四、培养辩证分析的能力。很多考生写议论文还是采取观点加材料型的加法运算,要么以简单的罗列论据来代替论证,要么是对论据不做必要的分析,论点被架空,叙事说理肤浅化。虽然不少考生能关注时代,结合社会现实立意,但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列举层面,很少能够进行有深度的分析,也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如今年很多考生借用提示语写作,确立“常识,虽易知而难行”的观点,这本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材料运用也有鲜活的生活例子,如“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等,但是只会贴标签,根本不会分析论证,只停留在材料加观点的形式上,堆砌论据而架空论点,两者之间缺少必要的逻辑论证,写出的文章即使事例再多再典型,也会给人一种骨肉分离之感。
  在高考作文中,要使文章的分析深刻透彻,必须培养辩证分析的能力。要学会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揭示问题的实质,不能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看待和分析问题,避免叙事说理肤浅化。要学会分析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是那样,要把蕴含其中的道理揭示出来。或透过现象看本质,概括出众多事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内在规律;或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由果溯因,探讨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一篇文章,观点必须明确、正确,这是前提,但如果缺乏辩证的科学的分析,要想获得高分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培养辩证分析的能力很重要。只有分析说理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展示议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做到以理服人。
  五、重视材料积累,体现时代色彩。今年的高考作文可喜的变化是拿古人说事的明显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关注社会的材料多了,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的文章多了,写社会问题的内容多了,写考生心理感受的内容也多了。但考生作文中对社会现象和时代精神的关注度过于表面化,表现在对材料处理非常不准确,认识非常粗糙。比如把“湖南株洲高架桥倒塌事件”说成是“河南株洲”;把孙中山先生的话“知难行易”说成是“知易行难”。还有不少考生叙述材料,总是喜欢用“曾在报上看到一的消息”之类的语言,这种对材料的运用不翔实、不准确的写作态度,显然是考生对社会的关注缺乏深度和应有的责任意识。
  今年的作文命题正中我们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软肋,只注重历史材料的积累而不注重现实材料的积累,很多考生掌握的材料只是个大概,而没有详细的了解,犯了论据不够准确翔实的毛病。这就警示我们既要积累历史材料,也要积累现实材料,而且尤其注重积累鲜活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材料。要知道富有时代气息、新颖、真实的材料最具有代表性,将这样的材料组织起来,文章有较强的科学性与说服力,才能让人耳目一新,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从而展示出一种创新的、个性的时代特征。所以,重视材料积累,必须体现时代色彩。
  总之,阅卷场上传递的信息是丰富多彩而又变化多端的,我们要善于审题度势,洞察其中的奥妙,准确把握高考作文发展的新趋势,大力研究高考作文备考新思路,做到扎实高效的备考,才能让我们的考生做到审题准一点,内容充实一点,说理透彻一点,语言流畅一点,卷面整洁一点,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