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上册10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10月考试试卷
2011.10
说明:本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签字笔或黑色钢笔作答,不能超出答题范围。不按要求作答视为无效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7.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规定,下列周天子的儿子中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A.长子甲:妾一所生,15岁       B.次子乙:正妻所生,12岁
C.三子丙:妾二所生,10岁        D.四子丁:妾三所生,8岁
18.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于峄山刻辞:“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始皇为解决“分土建邦”而采用的是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分封制     D.内阁制
19.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秦汉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丞相 ④军机处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1.元朝时期管理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是
A.四川行省 B.中书省 C.宣政院 D.青海行省
22.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23.“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24.右图是圆明园遗址(局部),通过学习,你对此印象最
深的是该图反映了
A.近代列强侵华的暴行 B.元代行省制度的兴盛
C.太平天国规模巨大 D.北伐战争轰轰烈烈
25.在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中,英勇抗击日军的爱国人士有
①刘永福 ②刘铭传 ③徐骧 ④丘逢甲 ⑤唐景崧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26.右图是当时的一幅西洋漫画,描述了各国列强任意宰割中国领土的现象。中国最终并没有被列强“吃”掉,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 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清朝统治阶级的抗争 D.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
27.1942年春,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其主要意思是说
A.美国坚持纵容日本的政策 B.日本正在扩大侵略活动
C.美国准备对日宣战 D.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的侵略
28.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枣宜会战的最新战况
C.凇沪会战的最新战况 D.武汉会战的最新战况
29.吴玉章作诗云:“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天平天国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30.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地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当时人们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31.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32.中共一大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C.领导工人运动 D.推翻资产阶级专政
33.某中学几位学生在暑假进行社会凋查时,在江西和湖南交界的一个山村,发现一座破烂的无人居住的土墙房子,墙上有几个暗红的大字,斑驳模糊,第一、二个字笔画残缺,第七个字已辨认不清:“丁到土壕,分田口”。大伙经过争论后,得到的一致结论是
A.红军斗争的见证 B.太平天国的战斗檄文
C.北伐战争的标语 D.抗战留下的历史痕迹
34.1963年董必武畅游嘉兴南湖,忆起四十二年前的往事,挥笔题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里的“星星火”主要是指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D.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35.2008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2周年。长征以世上所罕有的艰难险阻铸就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为纪念长征,某旅行社组团从江西出发开展“重走长征路”旅游探险活动。下列长征重要景点参观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遵义会议会址 ②泸定铁锁桥 ③瑞金云石山乡 ④会宁城西关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36.右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上面的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南京大屠杀
D.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举行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7.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
A.御史大夫、刺史 B.丞相、参知政事 C.太尉、军机处 D.郡县、行省
3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39.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最主要的表现是
A.皇权专制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决策失误
B.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C.官僚机构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的盛行
D.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0.电影《甲午风云》中有这样的场景:北洋舰队士兵,捕获一外国间谍,水师提督丁汝昌欲审问之,该间谍却在堂上大声咆哮,抗议中国人破坏了外国在华取得的“某项权利”。该间谍说的“某种权利”指的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设立租界的特权 D.口岸传教、租地和居住权
41.在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是日本力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 ②都是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
③都对中国的平民进行了血腥屠杀 ④都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42.“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西下。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以下哪个题目最可能是其原题
A.《甲午悲歌》 B.《日寇投降》 C.《台湾沦陷》 D.《珍珠港祭》
43、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28年,他一生可能经历下列哪些事情
①英国割占香港岛 ②日本割占台湾岛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七七卢沟桥事变 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⑥日本投降,台湾光复
A.①②③⑥ B. ①②④⑤ C. ②③ D. ④⑤⑥
44.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包括:
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②中共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③中共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 ④中共忽视掌握武装的重要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5.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几幅图片,综合这几幅图片,以下说法最恰当的是

上海守军抗击日军 百团大战纪念碑 民兵大摆地雷阵 回民支队在训练
A.抗日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 B.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始终是抗战的主要力量
C.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D.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始终积极组织抗战
46.下列有关中共不断成熟的史实的先后排列顺序是:
①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②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③第一次独立自足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④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
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
三、非选择题。(共10分)(见答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连战先生从台北出发,在“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刚下飞机的连战说:“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是‘国父’以及创党总理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
(1)①请写出中山先生在南京所创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2分)


②为了巩固共和制度,中山先生颁布了《临时约法》。指出《临时约法》的重要历史意义。(4分)

材料二: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2)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分)


(3)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国共再次携手合作。请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2分)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10月考试答案
2011.10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序号12345678910
答案BCABCABABA
序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DACBACAB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