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印刷行业距暖春有多远

  海外订单在恢复,出口价格有回升,这是国内众多出口型制造企业2009年春节以来的共同感受。在制造企业聚集的广东省东莞市,目前大部分外贸企业的订单已经明显恢复,一些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2010年6月。2009年12月广东省进出口增长超30随着国家在哥本哈根议程后制定的低碳政策以及相关的产能过剩政策,对造纸业进一步的调整,关闭高污染造纸企业,纸张货源紧缺、纸价风生水起。从供需结构来看,需求增加的话,价格自然会上涨,印刷企业作为生产型服务企业,每年的原材料消耗巨大,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提高了印刷企业的经营成本,直接导致利润降低,原材料的上涨将给作为薄利行业的印刷业带来不小打击。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的升值,有利于我国的进口贸易,也能很有效的促进国际先进的印刷设备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在纸张方面,我国既是纸张进口大国,又是纸张出口大国。对外贸型印刷企业而言,人民币汇率是影响其出口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人民币升值导致以外币收入支付国内支出的出口型印刷企业,成本大幅上升。而2010年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民币升值对内贸型印刷企业来说其影响没有外贸型企业严重,内贸型企业主要担心的应是在经历过金融危机以后,国内的印刷业是否能够恢复过来。金融危机后,不少中小企业处于亏损或零利润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在国内找到新的或者扩大市场的难度很大。

  人力资源成本

  2008年上半年,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印刷业的用工成本大幅提高。虽然08年底出现了大量的返工潮,但走出2009年的低谷后,2010年,人力资源成本可能重新增长。在09年年底东莞的招聘会上东莞某印刷有限公司负责人谈到用工问题,说道:现在都降低要求啦,原来要求本科的降成大专,大专的将为高中,降低再降低也没人来,少之又少。可能春节之后会有回暖,但是现在很多地方都新开发,竞争激烈。随着国家大力拉动内需,国内不少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的印刷业发展加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到沿海找工作的人将会减少。加上目前的就业人口主要是80年代出生的人,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较好,对工作待遇的要求也比上一辈的人要高,这也是导致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原因之一。

  2009年我们走出了低谷,国家也逐渐加大了对印刷复制产业的力度,但我国印刷业本身久未根除的问题如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弱等制约着我们的发展。新的一年里印刷业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太多,2010年的印刷业距离暖春依旧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