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材料因素--纸张因素

胶印材料主要有纸张、油墨、印版、橡皮布及垫衬物四大类。各种材料要符合胶印的印刷适性要求,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印刷故障。以下主要介绍纸张、油墨、印版对印刷适性的影响。
1.纸张因素
纸张的理化性质和技术指标,包括物理性能指标、光学性能指标、 印刷性能指标、化学性能指标等。其中,同胶印适性密切相关的有:紧度、抗拉毛强度、伸缩性、白度、吸收性、平滑度、光泽度、PH值等。
纸张的紧度和抗拉毛强度差,印刷过程中受压分离时,油墨黏性及橡皮布表面水分产生的黏合力作用,会产生掉毛、掉粉现象,致使印刷品上出现毛刺状斑点或实地花白故障。
纸张的伸缩性大小同纤维排列的方向有关,长丝(顺丝)方向的伸缩率小于纤维排列两侧方向的伸缩率,因而胶印惯用长丝方向同滚筒
轴线平行的纸进行印刷,以尽量减少纸张受湿伸长造成的图像套印不准。
纸张的白度和平滑度,关系到所印图像的色彩鲜艳程度和饱和度,白度高的纸张印上彩色油墨后,投射到纸面上的光被纸张吸收少,
反射多、故能较好地呈现油墨色彩的本来面貌。白度差的纸张有灰分,吸收投射光多,反射光少,印刷品图像灰暗。平滑度差的纸张表面
粗糙,吸油性强,印迹干燥后无光泽,投射光被吸收多,而且反射光呈漫反射,印刷品的视觉效果差,色彩灰暗不鲜亮。
吸油性的纸张在印迹尚未干燥结膜之前,大量吸收印迹油墨里的连结料,致使印迹表面结膜粗糙,产品无光泽。严重时,还会产生印迹粉化故障。
一般纸张的pH值在5.5以上,呈微酸性,当PH值下降到5.5以下时,纸张酸度增加,这种纸张能破坏油墨的干燥性,产生印迹不干的
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