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搜索最热的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最新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串墨辊窜动量调整 - 小森四色机故障与排除 2024-07-01

    串墨辊作用是既要传墨又要匀墨,小森机的串墨辊窜动量比较大,在25mm左右。从国内己有的小森机串墨辊窜动量来看,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状况:新机的窜动量大于25mm,个别厂家在印刷实地版旁边有较细的平网时,墨斗墨区的自动控墨很难适应,因为实地部分用墨量大,需增大下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滚筒轴承磨损严重产生的墨杠 - 胶印杠子故障 2024-07-01

    墨杠特征是在叼口处有几条宽墨杠,少数呈等距离墨杠(如图4— 2所示)。胶印机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滚筒轴头和轴套不可避免地会磨损。比如因断油或油槽进入污垢,磨损程度则更快、更严重些。当轴头和轴套磨损严重时,叼口受压后立即产生离让,引起滑动摩擦,从而产生墨杠。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印刷品三张中有一张套印不准 - 秋山对开四色胶印机故障 2024-07-01

    秋山机压印滚筒有三组叼牙,传纸滚筒有四组叼牙,这是该机的又一个特点。HA432四色机曾发生过印刷品三张中有一张套印不准的故障。从其结构分析,肯定是压印滚筒上的某一组叼牙出了问题,那么,如何确定是哪一组叼牙呢?这里介绍一种快速确定的方法:在压印滚筒叼牙的两组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故障现象:热固着油墨不耐干磨擦 2024-07-01

    当热固着油墨在烘箱中和冷却辊部分干得不够硬时,在折叠和装订操作时就会发生蹭(粘)脏和污脏。故有时在油墨中要增加氧化和聚合作用干燥的因素,以提高热干燥油墨的耐磨擦性和耐划性。原因A: 溶剂的沸点太高,或是油墨中的干性油或干燥剂太少。 补救办法: 与油墨制造者协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滚筒齿轮磨损严重产生的墨杠 - 胶印杠子故障 2024-07-01

    其特征是等距离粗墨杠(如图4—1所示),墨杠间距等于齿轮节距(08机、03机的齿轮节距为10.7lmm),胶印中对滚筒齿轮精度的要求是较高的,应该达到0级,至少应为一级。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加上人为拉开的中心距,一般齿轮侧隙为0.1mm。当机器使用久了,齿轮有可能产生严重的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着版水辊压力太小 - 版面起脏 2024-07-01

    着版水辊压力太小可分为两个方面: (1)着版水辊压力校正不当,造成着版水辊同串水辊或者同版面的压力太轻。这种弊病在刚开印时从版面含水的反光中可以清楚地看得出来,如果一头太轻,那么该头印版上就会毫无反光。 (2)有时着版水辊磕碰后导致变形,印版也会产生胶污(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纸张到达前规时经常给纸停 - 北人对开四色机故障 2024-07-01

    北人公司生产的PZ4880—01型四色胶印机早年为振兴我国民族印刷机械工业填补了空白。该帆在各地印刷厂使用比较广泛,现将使用该机时遇到的一些故障与难题提出来供同行参考。 1.纸张到达前规时经常给纸停 该机纸张到达前规时,是否到位?这是靠光电管检测的,由于机器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故障现象:飞墨或成雾状,油墨形成细小的墨滴或细丝后,通过印刷室中的空气而扩散开来 2024-07-01

    飞墨可能是由于油墨,也可能是印刷机的毛病。 原因A: 给墨量太多。印刷机辊子上的油墨膜越厚,则当油墨膜在辊子间分裂时,形成的细丝就越长。 补救办法:换用颜料含量高的油墨,减少给墨量。 原因B: 供给墨斗辊上的油墨膜太厚。补救办法:将墨斗刀片拧紧一些以降低油墨膜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印刷压力 2024-07-01

    印刷压力也是工艺技术的一大基础。因为胶印是间接印刷,图像由印版滚筒转移到橡皮布上,进行第一次压印,橡皮滚筒接受油墨后,将印迹转移到承印物上.这是第二次压印,两次压印所需的压力是不同的,如何达到“理想压力”的境界,要做出一番努力。一般胶印机印版滚筒和橡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故障现象:在实地部分出现重影 2024-07-01

    原因:不管窄〈小〉的实地在宽实地之先或是在宽实地之后,窄的实地部分从印版墨辊上夺走了相应于宽实地面积上全强度颜色所需的油墨。而横(侧)向的油墨分配作用又不能向窄〈小〉的部分为防止产生重影而提供较多的油墨。 补救办法1;只要可能,应将实地的设计安排(布局)得妥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光电检测器为什么不是双张也停纸 - 三菱2D型四色胶印机故障(一) 2024-07-01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日本三菱2D型四色胶印机,这种机型的引进基本是成功的。但由干早期引进的机器已陆续进入中、老期,尽管零配件国产化,在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取得很大进展,但由于机器使用年久,机件磨损,保养不够,操作不当等原因也时有故障发生。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输纸板前端铁板太高 - 单边走不到位 - 纵向套印不准 2024-07-01

    输纸板最前端的铁板,反面用“u”型铁块拧紧在长轴上、前端高低可用螺丝微调。铁板有时因受到跌落物的振动,造成前端翘起来,而这种前端抬高有可能是单边的,致使该边的前规挡纸舌和摆动叼纸牙牙垫间隙减小,从而造成纸张单边走不到位的故障。一般前规挡纸舌低比较容易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摆动递纸牙压印滚筒叼纸牙交接时间太短 - 两端无规律的套印不准 2024-07-01

    弊病特征:两端无规律的套印不准。 原因分析:高速胶印机由于滚筒直径较小,摆动递纸牙和压印滚筒叼纸牙交接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两牙”都咬住纸张,只有滚筒转动1度时所走的距离,J2108型机约为2.62mm可见完成交接非常短暂。如果校正调试不当,低速交接尚好,高速运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印版叼口部位起脏 - 版面起脏 2024-07-01

    在印刷过程中,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上脏,一般总是印版的叼口部位首先上脏,其原因主要是出于水辊、墨辊和橡皮滚筒压力不当。印版叼口最先接触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辊、墨辊和橡皮滚筒,所以叼口部分承受的摩擦力最大。特别是在机器年久失修的情况下,水、墨辊支撑部件和滚筒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气拉规的优缺点 - 曼罗兰四色胶印机故障(一) 2024-07-01

    曼罗兰600、700、800等四色机,侧规定位都采用较先进的气拉规装置(如图10一25所示),其结构和常规的球拉规完全不同,主要由微孔气拉板1、定位规矩板2、吹气量调节旋纽3、吸气量调节旋钮4、来去微调螺丝5、定位检测器6以及下部的传动控制机件等组成。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墨辊白杠 2024-07-01

    胶印产品上产生白杠,其因素实际上是多方面的,除水辊调节不良外,墨辊调节不良也会产生白杠。无论是中速胶印机还是高速胶印机,当着墨辊同串墨辊之间的压力过轻时,也会产生长短不一、位置不定、时轻时重的白杠。特别是高速胶印机里面的两根着墨辊,有时因压力调节不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纸张伸缩引起的图像套印不准(一) 2024-07-01

    纸张是一种可变性材料。组成纸张的纤维具有吸湿作用,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所以纸张只要与空气接触,就不断与空气湿度发生平衡。当周围环境中空气湿度高于纸张所含水分时,它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膨胀伸长。反之,当周围环境中空气湿度低于纸张本身所含的湿度时,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重影 2024-07-01

    在胶印机存在速差、振颤、压力过大、滚筒窜动等不正常现象时,就有可能产生重影。所谓重影.是在正常的网点旁边留有侧影,并紧靠着网点,使原来的一粒网点变成了一粒半或两粒,致使画面失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重影和挤铺情况不同。重影所产生的网点侧影比它本身的网点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压印叼纸牙碰碎橡皮布 - 北人单、双色机机械故障(一) 2024-07-01

    胶印机压印叼牙碰碎叼口橡皮布,原属叼纸牙安装、校正不良或橡皮滚筒调节不当产生的故障。按J2108、J2205型等胶印机的设计性能,产品叼口的白边能达到8mm,但实际上许多机器在生产过程中达不到这个标准,往往只能达到10mm,致使产品拖梢“出血”,或者叼口图文印得不齐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套印不准 2024-07-01

    套印不准可以分为纵向套印不准和横向套印不准两类。 有一种说法,讲“纸张在传输过程中始终有机件牢牢控制,就能保证套印准确。”实际上这句话是不全面的。例如压印叼牙轴或轴套磨损,它在传输纸张时虽然也能牢牢控制,但不能做到正确控制。这好比一个人两手捧着一只球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侧规拉纸压球抬起太慢 - 单边走不到位 - 纵向套印不准 2024-07-01

    侧规的拉纸压球抬起太慢造成套印不准,同走不到位的故障一样。其原因是:摆动叼纸牙咬住纸张开始向前运动时,拉纸压球抬起 太慢,仍压着纸边,这时纸张在侧规处就产生了拉力,把纸张从摆动叼纸牙中拉出一些,印品与单边走不到位的套印不淮形状相同。 处理方法 校正侧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分纸吹风风力小或位置不准 - 双张或多张故障 2024-07-01

    分纸吹风的作用,应将纸堆表面的七八张纸吹松,以保证分纸吸嘴下探吸牢一张纸后迅速上抬。当分纸吹风风力小或位置不准时,吹不松纸堆表面的纸,分纸吸嘴下探吸纸时就极易吸双张或多张,甚至有时是空张。 处理方法 调节风量控制开关,使其风量增大,同时要将其高低调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前规抬起过早 - 双边对称走过位 2024-07-01

    前规抬起的时间,低速机应在“翻斗”刚刚离开撞闩的同时;高速机应在摆动叼纸牙开闭牙滚子刚刚离开凸轮的同时。因为进纸为重叠式,如果前规抬起过早,纸张尚未被叼纸牙咬紧就失去了控制,下面一张纸再继续前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上面一张纸受到的前冲力较大,故容易产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吹气阀“咬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024-07-01

    2.吹气阀“咬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这主要是吹风管出水造成的。现在许多胶印车间的厂房设计,为了减少风泵的噪声,有的把风泵安装在厂房地壁之外,通过长长的金属铁管把气传到机台,铁管在地面或地下会产生冷凝作用,生成许多水滴。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如果工厂开一班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前规规矩板上有线形凹槽- 单边走过位 - 纵向套印不准 2024-07-01

    前规规矩板虽具有刚性,但经千万次的纸边摩擦,就会产生线形凹槽。因为前规挡纸舌有3张纸的高度,因此,纸边有时可能进入线形凹槽,一般情况下相差不大,规矩线(十字线)呈线搭线的形状,印刷精细产品时才明显地影响质量。 处理方法 拆下前规,用刨床、磨床弄平。也可以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侧规拉纸球不转 - 纸张拉不到位 - 横向套印不准 2024-07-01

    侧规拉纸球的轴心,由于处在水斗下面,可能会滴上水滴,加上输纸板上纸毛和粉尘的污染,所以比较容易生锈咬紧,致使压球不转,产生纸张拉不到位的故障。 处理方法 将压球拆下,用煤油洗净后装上,拨动小球使其能转动自如即可。但必须注意,千万别在压球上加机油,否则会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低速机输纸铁板前端离前规太远 - 双边无规律套印不准 2024-07-01

    低速机输纸铁板前端到前规之间的空隙处向下垂,由于纸张厚薄不等或机器振动等原因,致使下垂量可能有大有小,当前规抬起的瞬间,纸张依靠它本身具有的弹性自由伸展,造成无规律套印不准。处理方法 将输纸铁板加长15mm,使铁板前端至前规的距离缩短为22mm,套印不准的问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微调套准机构天、地(上.下)方向调不动 - 三菱2D型四色胶印机故障 2024-07-01

    现代胶印机各组套准机构均设天、地(上、下)和左、右(轴向)微调套准机构。常见有手动和电动遥控两种,一般左右微调套准机构不易发生故障,天、地微调套准机构由于直接拉动斜齿轮承受的力量大,则常出现故障。特别是不论手动或电动微调套准机构,常出现数据显示变动而实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印版没拉紧(包括印版在夹板处破碎) - 纵向重影 2024-07-01

    重影特征是大面积或局部纵向重影。印版没拉紧而造成的重影,在实际工作中都是由于不注意造成的。此外,出于PS版版材变薄,拉版时将夹板处印版拉破没有发觉,开印后也会造成局部重影,但此情况一般产生于印版叼口的两头。处理方法 对于刚换印版后产生的纵向重影,应着重

  • new【印刷故障判断与排除】   侧规挡纸舌太高- 纸张拉过位 - 横向套印不准 2024-07-01

    当侧规的拉纸压球工作时,由于种种原因致使纸边超过了侧规的规矩,造成套印不准的十字线在标准线的侧规相反方向一边(如图3一12所示),通称为纸张拉过位,常见原因有下列几种:高速机侧规挡纸舌的高度超过所印纸张3倍以上时,压球拉纸时纸边容易产生卷曲现象,致使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