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忍”

人在生活中万事如意是很难的,很多事情都会给我们的心灵世界带来冲击,摧残和影响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感情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健康而平静的生活,就必须要学会忍受。有些人认为忍是一种懦弱无能的表现,其实不然。弱者、强者都需要忍。忍是一种境界、一种涵养、一种阅历、一种健康的心态,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现代医学认为,良好的心态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人的心态如果是愉快、乐观的,则神经介质、激素等物质分泌就会适量,维持平衡、协调,免疫功能也处于最佳状态,大脑中分泌出较少的内啡呔,这种状态的人总是心旷神怡,人就会健康长寿。

没有忍的雅量的人,思想、情感狭隘,在非原则性问题上总会发生争吵和计较,心情无法平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人常戚戚”。这类人只要吃一点小亏,心中有些许的不如意,就会耿耿于怀,坐卧不宁,饮食不安,时时谋画如何报复,或找回心理平衡。他们时刻心存愤愤之情,血脉喷张,心跳加剧,情绪起伏,激情难抑。如果找不到机会宣泄,就会仇怨萦胸,悲思填鹰,痛心疾首。这种状态按中医讲,是中了邪气和魔性,它会严重干扰人的正气,消耗掉人体内的元气。现代医学证明,当人的情绪受到刺激而愤怒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二至三分钟内会出现严惩的冠状动脉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高,血小板聚集力增高,降低正常心肌的电稳定性,会出现多种不利于健康的症状。

由医学所证实的情况看,情绪、心态不平和的人,对身体健康、生存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而情绪、心态不平和的人都是不能忍、不会忍的人。不能忍的人实际上就是不达观、不宽容,没涵养、没度量的人。有容忍心的人都是达观而宽容的人。

我们这里所说的忍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非原则性问题上的回避,说的是一个人应该达观与宽容。如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不计较他人的小是小过小非;以大局为重、以友情为重等行为,都是忍让。在这方面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曲故。“负荆请罪”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据史记载:东周战国时期,赵国国王应秦国国王之邀,遣高级行政官吏蔺相如持“和氏壁”出使秦国,欲以“和氏壁”换秦国十五座城池。蔺相如到达秦国后,在交谈的过程中发现,秦王并不想真的以十五座城池换得“和氏壁”,而是想骗取“和氏壁”,便与秦王当面据理力争,以死捍卫“和氏壁”,最后又使完好的“和氏壁”安全回到赵国,这就是成语典故“完璧归赵”的出处。蔺相如临危不惧的表现,打击了秦国国王的嚣张气焰。两年后,蔺相如又渑池大会上机智地挫败了秦王想侮辱赵王的图谋,捍卫了赵国的尊严。赵王器重蔺相如,拜其为“上卿”,地位高于身经百战的老将廉颇。廉颇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耍了耍嘴皮子,并没有什么真本事,便扬言有朝一日要给蔺相如难看。蔺相如知道后,就装病不上朝,尽量避免与廉颇见面。有一天,蔺相如驾车外出意外地与廉颇在大街上迎面相遇,他赶忙规避到了东路。他发现廉颇又从东路迎面而来。蔺相如只好又叫车退往西路,没想到廉颇的车马又将西口堵住。蔺相如耐着性子劝告手下人将车退到一小巷内躲避。手下人见蔺相如如此行为都非常生气,说:你和廉颇是同事,地位又比他高,你何必怕他,这样下去他还会骑在我们的头上。蔺相如说:天下诸侯哪个不怕秦王,我敢当面骂秦王,我怎么会怕廉将军。强秦为什么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他知道我们会同心协力抵御敌人,要是两只虎争斗起来,最后的结局就是两败俱伤,秦国会趁此机会攻击我国,我因此而忍气吞声是
以大局为重。

什么才是忍?当你有力量战胜对方,但是由于大义、宽容等原因你没有去打击他,才叫做忍。还有一些人他不是出于大义和宽容的原因,而是因为无耐、软弱、胆怯等原因而没有反抗,这种状态不是忍。

还有一种状态也不是忍,那就是在政治上、军事上、事业上以至于人际关系上,有时一个人会面对一个强大的势力,为保存自己,为了不使前期的努力和铺垫付之东流,在强势、强者面前的回避、退让,不是忍。这其实是一种谋略、烟幕和掩饰,也是一种被迫和无奈。如越王勾践给吴王做仆人,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期的刘备,他们都是低三下四的模样,但他们的行为不能与蔺相如对待廉颇的行为同日而语,他们的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忍,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成份是在表演,在麻痹对方,他们在等待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从另一方面说也是不得以而为之,你不忍成吗?你不忍就得死,彻底的灭亡。所以这种状态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忍。

所以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忍,什么是无奈。真正的忍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而无奈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两种状态是两个境界。

“忍,能也。”《广雅・释言》:“耐也。”老百姓通俗地说,忍是心字头上一把刀。忍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一门必修课,只有学好它才能促使自己早日成熟,适应社会,求得发展;忍是有时是一种谋略,教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退为进,以屈求伸,以弱胜强;忍是磨练一个人心性的砥石,受其磨练则终生受益,不受其磨练则身心俱损;忍是一个过程,一个“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过程,也许这个过程很漫长、很痛苦、很无奈,但这正是通向成功和快乐的不二法门。

忍有时又是一种无奈。人在屋檐下,哪敢不低头。人们都曾经身处逆境,倍受屈辱,那真是“龙困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为了摆脱困境,我曾向一位智者请教。智者说:“年轻人,别沉不住气,你要‘忍’啊。不知道你观察过没有,树上有一种毛毛虫,它每前进一步,总是先把身子弯曲一下,然后再伸一下。所以,有的时候大丈夫要能伸也能屈。”

正如孔子说:“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意思是说尺蠖这种动物将身体弯曲收缩成一个团,这种动物是为了求得进一步的伸张。

以人为喻,大丈夫要能容天下难容之物,忍天下难忍之事,能屈能伸,才能安身立命,百事可成。

古有韩信忍于胯下,率受登坛之拜;张良忍于取履,终有封侯之荣;勾践忍于国耻,大败吴王阖间;宁越忍于耕种,成了周威王之师;范仲淹忍于清淡,其名流芳百世……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启迪吗?

忍,一字之师,一副灵丹妙药。犹豫狐疑时、举步维艰时、进退维谷时、矛盾激化时、大惑不解时、迷离缭绕时、无可奈何时,鼠入牛角尖,车走羊肠路,心里想起这个“忍”字,混沌的事物眉清目秀起来,不解的惆怅迎刃而解,迷离的眼界豁然开朗,忧郁的心扉打开了窗口,愁云覆盖的脸上透出一片晴空……

也许历史学家研究过,这一个简简单单的忍字,有多少次把历史这匹放纵不羁的野马突然勒在危崖免跌万丈深渊;有多少次在个人独掌如江河无阻的权柄面前筑起了理智的大坝使其横而不溢蜿蜒曲进;又有多少次命运在十字路口踽踽独行将入歧途之际忽被唤回掉头踅行……“忍”,就这样以偶然的契机酿就了必然的趋势,可必然如果缺少偶然去催化它可能永远处于引而不发状态。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主河道上,忍文化这条分流恐怕是最灿烂夺目、强劲不息的一支了。“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这大概是最古老的可以追溯中国文化源头带比兴色彩的

“忍”;安之若素,守静如一,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这是幽深莫测、变幻无穷的老子道家式超乎自然的“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忧愤不已、愁思舒泻的屈原的苦闷的“忍”;“幽室一以闭,千年不复朝”,“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这是宁静悠闲、潇然于外陶渊明田园式的“忍”;“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歌”,这是鲍照愁闷环生忍无可忍的“忍”;“搔首问青天”,青天默不语,这是李白放诞的“忍”;“欲上千级阁,问天三四言”,这是孟郊孤独的“忍”;“欲作大叹吁向天,穿天作孔恐天怒”,这是王令愤郁的“忍”;“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又白鹭,无意头上也垂丝”,这是白居易的中年人诙谐而沉重的“忍”;“七十老翁长独眠,衷肠结愤气呵天”,这是张佑辈老年人的稠浓而苍凉的“忍”;“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是李商隐借物感怀、触伤其类的“忍”;“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依旧时”,这是陆游恬淡境远、穿越时空的“忍”;“穷途每为动,抱膝空长吟”,这是辛弃疾仕途失意无可奈何的“忍”;“岁月消磨诗砚里,河山浮动酒杯中”,这是刘景玄文人的潇洒的“忍”;“闹处莫闹,闲处莫闲”,这是释仲仁叩其两端而竭之,两面堵式的“忍”;“吞钩之鱼,悔不忍饥,罗网之鸟,悔不忍飞;人生误计,悔不忍为”,这是罗璧格言式的带宗教色彩的“忍”……这正是:忍境出千态,参差错落情。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孔子传世不朽妇孺皆知的教诲。几千年了,还那么坚挺。因为它从哲学的角度通俗易懂地告诉人“小忍”与“大谋”的辩证法。“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所为,义也”,这是孟子给“仁义”下的定义。他在“人性”与“仁义”原始的相悖互克中,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发掘出了“忍”的独具价值。《晋书・朱伺传》:“伺曰:两敌相对,惟当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胜耳”,这是从军事的角度透析了“忍”对于成败利钝的作用。“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这是庄子从宿命论的角度暗示了“忍”和养生之道的关系。黄庭坚说:“我捉养生之四印”,这四印即“忍”、“默”、“平”、“直”。“忍”是不发怒,不冲动;“默”是莫关心,少开口;“平”是心平气和;“直”是为人心不曲,即“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拣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这养生“四印”“忍、默、平、直”全是在讲人生哲学。在中国的史书里,对“忍”的论述可谓挖空心思,俯拾皆是。

理性的论述再精美绝伦、血肉丰满,倘若抽去了实例的筋骨,那么,它早晚会成为一具干瘪的外壳。仅一部《史记》,有几多忍者?忍“跨下之辱”的韩信,继而大器晚成;张良在下邳桥上忍气吞声,不耻给老人“拾鞋取履”,后得《太公兵法》,名冠天下……诸多忍者,一个“忍”字,结晶出中国人多少聪明才智?因此“忍”字作为一种美德被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地在中华民族中繁衍不止,生生不息。

人情向背无常,世事荣枯不定,有如大自然忽焉谷升为陵,山夷为壤一样。在与人斡旋与生活搏击中,凭借敏感的感受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文人们发掘了“忍”的双重性―――人在释放时它具有内向的自我保护的束诫力,而这种束诫力往往又是以遏制人积极、能动的释放为沉重代价。因此,忍,常常以对峙的矛盾形式表现一种悲剧色彩极强的美。正是在这种静默与勃动、压抑与喷发中,生命才镂刻出一个刚柔相济、升降俱在、悲喜对映、美丑一域、福祸同门的蔚为壮丽的轨迹。忍,它在保护一种理想而圆润的整体形象的同时,也严酷地抹杀了最富有生机色彩鲜明的个性;它在对人们情操修炼道德完善构成内在驱动力的时候,也把伦理纲常糟粕的种子悄然播撒萌生;它可以成为人们情感、思想、行为的潜在指针将人引上巅峰,也能使人在贬抑自我循规就范中跌入底谷。

好一个忍字,你用外表的字架骨骼,坦荡地说出了骨头缝里的实质:心灵与刀刃的较量,刀刃下烘托着心灵的膨动,膨动的心灵在刀刃的严密俯视下。这种惊心动魄的环境里,于寂静无声中撞击的生命状态远比黄钟大吕更撼人心魄。因为在中国人心灵中浸淫最深、积蓄最厚的,毕竟还是从人心灵中挤出的拌着泪滴着血的人生哲学。

我听到一种声音:忍,在用美好放歌人生的时候,人们也闻声如悲鸿寒沁心脾。唐代有位宰相叫张公艺,家族兴旺,九世同堂,时人无不举指羡慕。唐高宗问他秘诀,他闭口不答,双眼眯成一条缝,呼人唤来笔墨,一展巨纸,泼墨挥毫,没停气地写下了一百个忍字。一字一蘸墨,一字一润毫,笔笔花功夫,字字费琢磨。把繁衍家族,居官莫失,高位不退的宝押在一个字上,全靠忍的窍门,这叫人钦佩之余,也不能不叫人感到恶心。这个张公艺“百忍”的掌故,虽夹在一则不起眼的野史中,但却被人所器重,为不同的人各取所需。这则“百忍”的故事,使我想起在山西乔家大院门前(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拍摄处)见到的“百寿”石碑。那块百寿石碑,镂刻着一百个“寿”字,虽皆篆体字,但字字风格迥异,笔笔走势不同,百字百态,百态百字。一百个“忍”字,一百个“寿”字,这不仅仅是两个数字巧合的偶然现象――在完好无缺的廊柱楹联和荒草淹没的残碑上,在名川大山最耀人眼的裸石和长满青苔的幽谷中,在富丽堂皇的皇宫内和普通民宅住户里,在望族名门的墙壁和茅屋简居的柴门上,在锈绿斑驳的远古青铜器和当代匠人制作的小工艺品上,在香火缭绕的佛门道居里,在烛光错暗的布衣陋室中,在老态龙钟、步履沉重的老人的手杖上,在不识人世,稚气未脱的童子玩物上,在智者的脑海里和愚人的心目中,在惨谈经营的仕途官场和悄然避世的桃花源内―――都可以找得这两个有顽强生命力无孔不入的字―――忍,寿。中国人缘何不厌其烦地独爱这两个字?我没考证这两个字是否被人使用的频率最高,也不知道训诂学家和汉字专家,对这两个字的内在气质的联系,是否有专门的研究,但可以断言,“忍、寿”两个字都以敏感神经和独特蕴藉牵动着属于中国文化范畴的热点话题――体现人之秉性、气质的人生哲 。

这是什么?忍。这是一种避世脱俗、追求高境界的“忍”。忍得潇洒,沉重之中有充盈的逍遥,逍遥里面有足够的沉重。

这是什么?还是忍。这是压弯了个人的脊梁,如蚁负山般地去承载大众伟业的“忍”。忍得悲壮而气派,凛然正气里不乏圆通妙澈的机智,机智中幽藏着气度不凡的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