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一也:从体育中悟出的职业人生

王雩是个典型的川妹子。
  
  提起川妹子,很多人脑海中便浮现出一个性格率真、敢爱敢恨、泼辣麻利,一旦决定就义无反顾的女子形象。在此基础上,加上极其乐观、超级倔强,有激情没毅力,闲不住爱折腾等修饰语,便成为王雩性格乃至人生的关键词。
  
  现实中的王雩声音干脆,举手投足间透着满满的自信,即使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也可以感受到她神态中洋溢的时刻准备迎接挑战的劲儿。正是凭着这种川妹子与生俱来的不服输的个性,这个不懂英语、不会计算机的小姑娘,在上世纪90年代初离开令人羡慕的国营企业,随身一张车票南下广州,独自一人“出门远行”。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她从最初到汽车公司做秘书,三个月后成为销售经理,半年后跳槽到香港一家装饰材料公司,成为云南省分公司总经理,两年后跳槽到新加坡一家润滑油公司,成为整个中国市场的销售总经理,取得了令人难以相信的成绩。
  
  而不断走向成功的原因,在王雩看来,很大程度上源于从体育运动中悟出来的专一精神。
  
  在农村长大的王雩爱蹦爱跳,精力过人,风风火火地像个男孩子。五岁那年,她随父母到了永川三线厂,因为住在篮球场边,旺盛的精力全部发泄在400平方米的球场上。此后的几年间,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生,一次又一次地跟一群比她大许多的男孩子不停地冲撞、抢球、投篮、大呼小叫。
  
  “我小时候个子虽然不高,但爆发力强,有股子冲劲。正是多年不间断的运动,造就了我坚强、不服输的性格。”王雩坦陈,虽然她不是一名专业运动员,但在运动中学到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使她一步步渡过难关,直至走到今天。
  
  升上初中时,王雩参加了学校的乒乓球队。原以为乒乓球推拉拆挡,会很有意思。但第一堂课,不管自己打得怎样,教练并不理睬,而是让她先对墙打球1000个。如此枯燥的一个月过后,教练在另一端的球台划了一个圈,要求直到所有回球都能准确地落在圈内,再进行下一步训练。断断续续地练了三年之后,有激情没毅力的王雩放弃了。但是,这三年的练习让她不经意地打遍所有的对手,成为“非专业领域的顶尖高手”。
  
  “打乒乓球告诉我一个道理,就是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几年,一定能达到普通人难以达到的高度,凭借这点高于常人的基本功,往往就能实现了不起的成功。”王雩说,实际上,所有的行业都是从夯实基本功开始。基本功练好了,打球就会指哪打哪,工作也能尽快进入角色。而练基本功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贪多而不精,是很多大学生不成才和求职不成功的主障碍。假若用八年时间毕其功于一役,等到大学毕业时,至少三个方面出类拔萃。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正是凭借无比的专注精神,王雩成功完成了销售领域所谓最难做的买卖,打赢了她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应聘到一家打印机公司后,她拜访的第一个客户是广州市邮政局的领导。被拒绝后,她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上万字的邮政局市场营销策划方案,得到了对方的赏识。后来,邮政局领导请她作营销顾问。不久后,中国市场邮政行业第一次买了她500万元人民币一台的打印机。
  
  成功法则告诉我们,无论哪个行业,均只有5%的人能实现最完美的成功。其他95%的人都会经受不同程度的失败。在王雩看来,这个世界不拒绝你才不正常。而要想不被拒绝,唯一的途径是把基本功练好,就像每天专注于对面球台那个小小的圆圈一样。
  
  荀子在《劝学》里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尤其是那些站在职业门槛前的大学生们,真该有种川妹子“用心一也”这个劲儿,从夯实基本功开始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