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理人创业的13大障碍(一)


放眼中外,当今那些频登富豪榜的老板中,都不乏学历羞涩者。这引得一些职业成功人士既眼羡,又不服,认为自己的资质、素养、背景比他们不知道好多少倍,再找出那些老板的种种不专业做法,于是认为自己若创业肯定比他们做得好,并果真在职场受挫时毅然创业(本文称之为“后发创业”)。然而,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不仅大多成不了富翁,反而往往颗粒无收、负债累累,最终归于对月慨叹自己时运不佳。但事实果真罪在机遇吗?

  天下的老板并不一定都是人杰,阿斗也可以做老板,但天下的职业经理人,尤其是高级经理人,却几乎都是精英。然而,高级经理人在创业过程中,却往往会遇到表象上看来是优势而其实是障碍的问题。

  许多事实证明,如果你在职场当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成功的高级经理人士,甚至玩儿过几十亿、几百亿的时候,最后真正让你回来创业时,成功的概率倒低了;作为一个成功的人士,他在职场当中做高级经理人,做技术,做市场,做管理,最后做副总裁,总裁,CEO位置以后,他很成功,很辉煌,甚至成为社会名人,有无数的资源,到他再创业的时候,最后他成功的概率反而就很小。

  这个是为什么呢?我总结13个方面。与想后发创业的高级经理人做一个交流。

  越成功的高级经理人在职场当中肯定是职业化程度很高的经理人,职业化越高,在职场中越容易取得成就,但在创业时不容易创业成功;倒是那些不太职业的经理人,一边职业着,一边想着自己创业,这种人反倒可能成功。经理人创业要成功必须把原来的这种高级经理人职业操守重新打乱重塑。具体体现在十二个方面,我把他总结为后发创业者创业的十二种障碍。

  障碍一:价值定向,固化难改

  价值取向主要是指个人主观对事情的评判标准。

  也许你在做高级经理人时会十分看不惯老板的某些做法,于是就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取向带到了自己的创业现场。然而,其作用究竟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呢?

  创业是艰苦的工作,尤其要忍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可以这么说:如果普通员工心理承受压力系数为1的话,那么一位中层经理的相应系数就为3,一位高级经理人的相应系数则为10,而处于创业期老板的相应系数就至少为100!这些压力来自方方面面,特别是来自挑战内在价值取向的压力。

  作为高级经理人,往往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和个人素养,因此他们的价值取向倾向于:个人性格上,儒雅清高、孤芳自赏;事业追求上,求大求洋、好高骛远;公司治理上,照章办事、四平八稳;收入分配上,按劳取酬、有限风险。而创业却要求人们:放下架子、忘我投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灵活务实、不拘形式;大胆决策、风险自担。因此,高级经理人的价值取向,往往会成为其创业的障碍。特别是高级职业经理人大多年龄偏长,让其改变价值取向更为困难。

  创业老板作为企业的最终责任者,必须时刻为企业的生存考虑,即企业必须赚钱。因此,创业老板的价值取向就是――赚钱、赚钱、再赚钱。而当高级职业经理人成为创业老板时,其原有的价值取向很有可能与企业要赚钱生存的取向发生冲突,比如:不能为了点儿钱把人做没了;不能为了点儿钱让生活变得鸡飞狗跳;不能为了点儿钱搭上自己的老命……然而进入创业时期,时刻面临着企业生存的问题,这将猛烈冲击后发创业者固化的价值观。何去何从?着实令人痛苦。

  成功的高级经理人价值取向固化以后,要重新创业的话,就必须把这些固化的观念改变,重新摧毁原有的价值观,转变成适合创业的思路和习惯,而摧毁是要成本的,就像你写错字要改的时候必须擦掉。而价值取向很难重塑。人最难办的就是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有句非常革命的话,“头可断,血可流,革命的理想不能丢”。这里的理想就是指人的价值取向,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就是要背叛自己,谁愿意背叛自己,当自己的叛徒?

  障碍二:生存无忧,动力不足

  有人会说:那些创业成功的人就完全是唯利是图吗?答案当然不是。这需要分清楚:人为什么去创业?创业的动机是什么?无论原发创业,还是后发创业,都需要赚钱,然而支撑创业的原动力是不一样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其后发创业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证明点儿东西给人看甚至是为了面子;而那些原发创业者,根本就没有退路,只有破釜沉舟,若不成功,只有饿肚子,面临的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因为这些人士可能连给人打工的资格都没有,或者根本就没有就过业――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职场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流人才进政府机关,二流人才进事业单位,三流人才进国企,四流人才进民企,五流人才连打工都没人要,只好创业当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