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过中国职业经理人发展的3道难关(一)


  我国经济社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职业经理人队伍的迅速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开拓进取、勇于拼搏的职业经理人。同时,我国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在未来加以解决。

  宏观层面的问题

  1、职业经理人的相关法律规范欠缺

  我国尚未对职业经理在法律中予以明确定义,因此也没有专门针对职业经理进行规范和激励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的《公司法》等法律制度对职业经理人的监督与制约主要体现在任职资格限制、权力机构监督、监事会监督和对外任职限制等方面,对职业经理的权利、义务及其行为准则规定较为粗放,不利于实际监督和执行。对职业经理人因职业道德等问题给企业造成的风险与损失,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立法规范。例如:《公司法》虽然规定了经理“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但这种规定过于简单,在法律上不具有可执行性。对“忠实义务”如果没有详尽的细则来说明,就很难引导社会和企业建立约束职业经理的制度和文化。

  2、对职业经理人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人才政策包括人才的引进、使用、选拔、培养、奖惩、社会保障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不能良好衔接,都会影响到人才发展。

  虽然目前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吸引、培养人才的政策,在融资、税收、经费、奖金、补贴、生活等方面实施了倾斜,但是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对技术类人才激励和培训上,而对企业经营管理类人才的政策则相对较少。某些地区即使出台了一些政策,力度仍然较小,经费投入少,覆盖面窄,不能满足我国职业经理快速发展的需要。

  3、职业经理人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

  职业经理的生存、发展需要按照市场的规律,符合市场的要求,因此需要一整套市场规则之下的体制机制。当前,我国职业经理的市场机制仍然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职业经理人的市场评价机制不完善。

  一个成熟的、完善的市场可以反映企业的社会竞争力,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绩效,从而反映出职业经理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职业素质。但目前我国市场机制还不成熟,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并不一定真实反映职业经理经营管理能力和职业素质。

  (2)职业经理人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

  职业经理人的信用体系包括个人信用和职业信用。当前,个人信用体系相对完善,但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很重要的一部分信用信息是职业信用,即从事企业职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信用信息。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全国范围的这类信用信息数据库,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经理信用调查和考评体系,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活动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估。

  (3)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机制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