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一)

从1919年开始,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逐渐开始建立和发展。随着一些大、专学校音乐系、科的建立,培养出一批具有科学民主进步思想、开拓精神及一定专业音乐水平的人才。主要代表人物有萧友梅、黎锦辉、赵元任、黄自等。音乐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他们借鉴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表现手法与中国民间音乐素材相结合,创作出反映时代进步精神、追求崇高理想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优秀艺术歌曲。这些艺术歌曲采用了文化性较强的歌词与音乐融为一体的创作形式,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或是表达友情与爱情;或是抒发思念与感慨;或是反映各族人民的风貌;或是歌颂人民的战斗生活,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其中部分歌曲创作的基本思想倾向符合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进步要求。
  艺术歌曲源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一般采用诗词名著作为歌词,歌曲的旋律性强,个性鲜明,音乐的表现手法及创作技巧比较复杂,并且配有细致、形象的钢琴伴奏,是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体现出歌曲的艺术性。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是中国音乐史上歌曲创作的一个鼎盛时期,可以称其为“中国音乐创作的新纪元”。这个时期创作的艺术歌曲,格调清新、意境隽永,从总体上反映了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并且具有较高的艺术质量,在创作技巧上精雕细刻,将西洋的作曲技巧与中国的民族风格巧妙结合,注重通过音乐来表现诗的意境,注重旋律创作的民族特色,在和声的配置上精心构思,独具匠心。注重发挥钢琴伴奏的作用,形象、深刻,技法考究,创造意境。从中国语言的声调、音韵的特点出发处理歌词与曲调的关系,力求音乐与歌词的情绪、形象和四声上相吻合,是人声与钢琴的二重唱。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也推动了声乐演唱的发展。这个时期出现的大量声乐作品,无论在艺术价值上,还是在演唱技术上的要求,都是一流的、无懈可击的,具有典型的艺术歌曲特点:1.歌词与歌曲并重。“五四”以前歌曲创作,主要是用外国曲谱填词的“学堂乐歌”,它的曲并不重要,所侧重的是歌词。2.歌曲介乎于诗与歌之间。音乐的重要性显著提高,音乐对于内容的表现更加细腻准确。3.钢琴伴奏的艺术水平和被重视的程度,是至“五四”以前从未达到的。4.是曲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有感而发。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是中国声乐史上的一个突破,其间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作曲家,他们打开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的大门,声乐演唱艺术不再局限于欧洲和欧洲作品,为中国声乐演唱艺术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