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物理课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对素质教育的作用(一)

【摘 要】本文就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物理课学习就是背公式、记定理”的不良现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大学物理课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对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如何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大学物理课教学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一、素质教育
  
  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从广义的方面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和培养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国民教育体系及相关模式。从狭义的方面来说,指国家通过对全体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技术素质为宗旨,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学校教育体系及相关模式。其中,狭义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的,包括全部生存素质和发展素质在内的全部素质。
  
  二、大学物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物理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大学物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发的突现出来。“大学里的物理课绝不仅仅是物理知识的教育,更不是主要为专业课服务的,我们认为,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对于任何专业,大学基础物理课的目的,都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内容和方法,工作语言、概念和物理图象,其历史、现状和前沿等方面,从整体上有个全面的了解。这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课。”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概括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依据这一人才观,我们从人才的整体培养目标出发,把物理学教育的作用或功能确立为三个层次:一是直接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这是一种“即效作用”,是物理教育的必经之路。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开发思维,激发创造精神,这是一种“中效作用”,是物理教育的主要任务。三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物理教育永恒的主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理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作用可以相应的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开发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通过学习物理学的先哲们在探索物理学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大学物理课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才是构成大多数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可能去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大量的专业物理的知识,而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才是构成他们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才能更好的认识世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才有可能更好的改造世界。正如美国科学促进协会《2061课题:一切美国人的科学》一书中所说“除非一般公众变得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并且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科学和技术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潜力是发挥不出来的;如果人们不具备科学素养,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前景是没有指望的。”要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2.注重大学物理课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对培养大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物理问题往往都是复杂的,是由多个简单的物理问题组合而成的。只要真正掌握了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才能把复杂的物理问题分解成简单的物理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正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解决任何复杂问题的过程完成一样。都是通过分析,把复杂问题还原成一个个最最基本的简单问题后再来解决。这些最最基本的问题弄懂了解决了,复杂问题也就解决了。如果完全套用前人经过分析计算得到的现成公式则起不到这个锻炼的过程。而且如果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解不准确,直接套用公式也极易犯错误。我们只有真正对物理基本概念理解了,才能够通过分析具体问题,发现在这个实际问题与公式中的情况是不同的,不能直接套用公式。而需要运用透射系数的定义重新计算,解决这个实际问题。而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