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对中学体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人类许多疾病都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也
大为改善。但是光吃的好、穿的暖、身体健康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还应在心理健康,技能能
力、社会适应力上也要健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这正是摆在体育工作者最当前的间题。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教委最新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宗旨在提高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提高对运动兴趣的培养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面对这一新的改变,就要求我们体育工作转换观念,改变思维方式,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来适应新标准的要求。
旧的教学大纲注重达标,每一位同学的五项必须达标。在达到某一标准后,才能毕业。全班不管怎样都练同一个内容,教师也根据这五项〔50M、立定跳远、铅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制定教学计划,一般都是固定模式,讲2一3节、练2节、然后考试,不及格的再练,补考。每个学期都得考,同学们从初一考到高三,但结果是初一不及格,直到高三也及不了格。加之大纲要求每学期必有跑、跳、投、而且都有严格的学时规定,老师教材选择也受到很大限制,上起课来,学生不愿听,老师的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

而为了能迅速让同学们达标,教师往往强迫其进行各种强化训练,没有注意到其是否对运动真有兴趣。其实要想达到发展各种耐力、速度、力量素质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进行各种规定米数、次数的练习。可以用一些变通的方法来进行锻炼。例如:中长跑,它的含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持续的运动,以达到锻炼的目的。我们教学时往往采用定距跑,定时跑练习。同学们都在练习,但每次运动质量保证不了,一节课练下来,出工不出力,效果很差,也达不到发展兴趣的目标,没有兴趣,他们毕业后也不会再练,更谈不上“终身体育”如果换一种形式,不绕圈跑,教师可以带队在校园里绕跑,可以穿过车棚,绕树,围绕各种建筑物进行跑,也可以改变速度,以此类推。其间教师边跑边讲解,发展同学们的想像力,我们跑到那里,各种地名;根据建筑物的形态来编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词。比如跑到锅炉房,教师可以指着烟囱,我们正经过东方明珠;到了绿化带,我们经过原始森林,到了沙坑,我们正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也可以让学生们发挥想像力。这样同学们在奔跑中兴趣很高。同样可以发展耐力,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在短跑练习中,教师也可以多改变形式,不一定非要进行30M一3组,50M一2组的直线跑,可
以在发展学生速度的同时,溶人一些灵敏性练习。例如:利用球类课上的器材,将球摆成各种图形,同学们绕球快速跑。以各种静止或运动状态转人快速跑。这样把枯燥的练习加人一些灵活因素,培养同学们在快速跑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