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问题的反思

  摘要: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必需品,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确保粮食安全。从宏观上讲,粮食安全主要是站在国家层面考虑的长期战略性问题,对于区域地区而言,既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粮食生产,又要实事求是,根据资源条件,对粮食安全目标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准确定位。区域地区粮食安全的目标不是绝对安全,自求平衡,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也不能就粮食论粮食,而应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全局高度去思考,由此引发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反思。
  关键词:粮食安全 经济发展
 
  一、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不能仅从实物数量方面考虑,也要从经济价值角度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粮食生产主体——农户,其理性的生产经营目标是经济效益或利润最大化。以云南省来说,云南农业是典型的山区农业,粮食种植没有优势,从比较优势原则出发,云南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林产品、茶叶、烟叶等效益更佳。从全省粮食作物占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看,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1978年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面积为89%,2009年下降到69%,从经济角度看,这是种植主体——农户的理性决策。或许有人担心,如此下去,粮食安全会受到威胁,根据我们大量走访农户调查,老百姓对种植粮食是有感情的,即便种粮效益低甚至亏损,老百姓最起码也会保证自己家庭口粮的需要安排粮食生产。也就是说,农民种粮是从家庭粮食安全的角度去看待,追求的不是经济效益。因此,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不是就粮食论粮食,而应站在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全局高度去进行分析,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布局农业生产,促进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二、粮食安全与区域平衡
  粮食安全主要是站在国家层面考虑的长期战略性问题。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农业资源与粮食供求在空间区域上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在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受到人为的限制或交通运输设施的供给滞后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些地区粮食过剩,而同时另一些地区粮食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状况。这种区域间的粮食供求不平衡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粮食市场波动,进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区域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国家粮食安全是区域粮食安全的保障。但并不能因此为确保各区域的粮食安全,追求本地区的粮食自给而忽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因此区域粮食安全战略首先要服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此前提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和分工合作的原则来合理确定各地区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对于区域而言,既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粮食生产,又要实事求是,根据资源条件,对粮食安全目标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准确定位,区域粮食安全的目标不是绝对安全,自求平衡。
  三、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粮源于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最基本生产要素,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和条件,是粮食安全的保障,耕地资源是有限性的,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将有更多人口进入城市,城建和工业用地将占用更多耕地,耕地日趋减少。并且城市化发展所占用的土地大多是坝区的好地良田,可以预见的是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确保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理所当然。然而,现实舆论和政策规定中的耕地保护是特定于耕地数量的严格控制,我们认为是片面的,耕地保护除了数量上的控制外,耕地的有效利用尤为重要。近年来,云南省在中低产田改造、粮食高产创建、良种良法、耕作制度和种植技术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通过选择能互相促进的作物,进行有效的时间、空间和品种搭配,采取适当的播种时间和种植规格,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建立了生物多样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把"天拉长、地拉宽",通过提高复种指数来抵消因耕地面积减少导致播种面积下降,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突破红线。
  四、"藏粮于国"与"藏粮于民"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立中央粮食储备制度意义重大。2000年中国组建了中储粮总公司,建立起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加强中央储备粮管理。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运行10年来,经受住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成功应对了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2010年南方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急剧波动的巨大挑战,努力维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实现连续6年丰收。在最困难、最关键的时期,国家粮食储备保障了供给、稳定了市场、安定了人心,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充分认识"藏粮于国"重要性的同时,也不要小视了民间储粮的作用,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户除了种粮外,还扮演着储户的角色,农户几乎家家储粮,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特殊的"稳定器",与遍布各地的国有粮仓一起为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虽然无法统计出民间储粮的准确数据,但据我们的调查,农民种粮的朴实想法就是保证自己家庭口粮的需要,农户家庭一般都至少有保证家庭一年口粮的储备。家庭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定要"藏粮于国" 与"藏粮于民"两条腿走路,尤其是对于"藏粮于民",除了不折不扣地把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位外,要通过为农户提供粮食仓储建设补贴,提供一些粮食储存技术支持和服务,改善农户仓储条件,减少农民在储存环节中造成的损失。
 五、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
  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农业生态环境却不断恶化,农业生态资源超载过度,土壤不断退化,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粮食减产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实现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就必须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粮食的可持续发展,既要立足于当前的粮食供应,更要着眼于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能力。要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机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畜牧养殖,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秸秆综合利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集约型、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
  六、粮食概念向食物概念拓展
  我们之所以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因为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生理需求,民以食为天。事实上,蔬菜、水果、干果、林产品等也发挥着粮食的功效,所以粮食概念要突破传统统计意义上的粮食范畴,粮食概念向食物概念拓展:蔬菜、水果、林产品等也是粮食的重要补充。例如云南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特色突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决定了云南食物资源丰富,且大都是生态、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和食物结构的变化,人们对蔬菜、水果、干果、林产品等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根据山区特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既确保农业增产,更有利于农民增收。
  七、粮食安全与要素投入
  从粮食生产的三大要素土地(耕地)、劳动、资本来看,都呈现出投入下降的趋势。粮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已既成事实,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规模外出务工造成农田经营中人力投入呈现出严重的老龄化趋势,老龄农民自身也缺乏足够的精力和能力管理好农田,大多都是出于一种朴素的对土地的感情而勉强经营,使农田经营在粮食生产上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抛荒现象,但事实上已经处于一种低水平的投入状态。各级政府财政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从绝对量来说有所增加,但从占比来看,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本来国家对农业的欠债就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一直都处于下降状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越来越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随着全球气候的改变,旱涝、霜冻、冰雪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在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农田经营的自然风险。如若不扭转这种要素投入不足的局面,粮食安全问题难以保证。
  八、粮食补贴政策
  粮食直补政策改变传统的"国家—乡村基层组织—农民"三角关系成为"国家—农民"的直接关系,借助国家财力,把财政阳光直接撒向农民,以财政转移支付来打造国家与农民之间的新关系模式,提升了国家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国家实施粮食直补政策的战略意图是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通过补贴的形式直接提高种粮农户的收入,稳步提升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但实践效果证明,至少是在部分地方的农村地区,"撒胡椒面式"的粮食直接补贴并没有真正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增产的效果并不明显。据我们的走访调查了解,无论是农民还是地方政府,都认为当前的粮食直补政策意义不大,因为我国农业生产属于超小规模的农户生产,对农户来讲,多者补贴一百多元,少者二三十元,对地方政府来讲,如果将这笔资金集中使用,如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可以提高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因此,建议国家对目前实行的粮食直补政策进一步改革完善,尽量避免补贴资金直接与农户面对面算账,直补资金应逐步向间接补贴转化,重点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