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泽民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探析(一)

论文关健词:江泽民 人的全面发展 “三个代表”思想
  论文摘要:江泽民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探索,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在现阶段的统一,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要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进人新世纪,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全面、系统、深人的阐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所追求的目标,丰富和规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境界,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早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既要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们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又要把其他人的发展看作自己发展的条件,用自己的发展去促成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社会首先必须把它自己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自由发展的条件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为每个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条件,而这些,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
邓小平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人的探讨,从而总结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创造条件。他认为,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人的发展的社会,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他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同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合在一起,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总结了他多年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所获得的成果,科学地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明确地把人的发展纳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从而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人的发展的社会。这既在理论上继承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人的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发展。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说它“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江泽民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并不是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之外另行提出来的。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是说,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把人们从这种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正是为努力促进、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必需的社会前提;而共同富裕则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然结果;一方面,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像其他人一样自由地发挥他们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并用自己的发展去促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又正是每个人素质全面提高,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结果。江泽民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历史任务的重要内容,并把它作为这个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在我们党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二、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在现阶段上的统一
江泽民同志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阐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问题,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统一起来,这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也就是说,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现阶段我们党的最低纲领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也是提高人民素质、推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
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为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作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的纲领中就把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共产党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就是表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名言。列宁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党的最高纲领写进俄共(布)党纲中。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把人的全面发展写人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里,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继承。
然而,从马克思到列宁,都还没有社会主义是需要经过若干发展阶段的很长的历史时期的思想,因此,他们不可能考虑如何把最高纲领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体现于社会主义各个阶段具体纲领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根据邓小平理论,把党的纲领作了三个层面的划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三个层面联结在一起,构成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这统一的重要联结点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他在把人的全面发展写进最高纲领的同时,又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样,人的全面发展就贯彻于党的纲领的三个层面。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纲领的先进性要素也体现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江泽民在“七一”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描绘了在现阶段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目标,即在经济上,“要尽快使全国人民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政治上,“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fpl在文化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我们现阶段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做的具体工作。这说明我们党认识到实现最高纲领的道路是极其漫长的,又在这漫长征途的起步阶段就为体现最高纲领的先进性而扎实工作,这样就做到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

三、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杜会的协调统一,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是关键,政治文明建设是保证的同时,尤其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认为这是关系到能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