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丰富和发展(一)

论文关键词:三代领导集体  马克思主义  学风建设
  论文摘要:文章认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丰富了“解放思想”的内容,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学风具体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并赋予“创造能力”等新内容,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得以蓬勃发展。
毛泽东同志从反对本本主义出发,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学风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上,我们党曾经历过严峻的斗争考验,到底是全盘照搬呢,还是继承与发展?是言必称希腊式的教条主义、“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呢,还是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这是斗争的核心。毛泽东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第一次将学风问题与党风问题并列提出,并首次提出“思想路线”,将学风问题与思想路线联系起来,深刻地批判了本本主义,他说,这些“完全不是共产党人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他强调“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坚持本本主义的研究方法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道路”。
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要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他指出:“我们如果仅仅读了他们的著作,但是没有根据他们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没有企图在理论上来思考中国的实践,我们不能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指出只有将书本知识和偏于感性的局部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比较全面的知识。
毛泽东同志对党的学风建设的又一大贡献,就是明确提出“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的这一阐释,一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要在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坚持探寻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找到其与周围事物的内在联系,以减少我们行动的盲目性。二是端正学风,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僵死的、脱离实际的条条出发,实现理论与实际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坚持这些统一,就是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邓小平在反对个人迷信、“两个凡是”的斗争中,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学风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后,又丰富了“解放思想”的内容,这是他对我党学风建设的一大贡献。他强调:“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核心。只有解放思想,突破一切陈规陋习,抛弃僵化、静止、片面的观点,才能实现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做到实事求是,
努力探索客观规律,遵循客观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才使解放思想有了内在的根据。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翩j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也停止了,就要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