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一)

论文摘要摘要: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兴旺、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胜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景区旅游得到较好发展的同时,游客的过量涌入给景区发展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甚至出现了超载的严重局面。使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考验,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已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就我国而言。各景区承载力控制的目前状况令人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已限制了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因而对景区承载力进行怎样的管理和调控已经成为我们探究的重要课题。
  
    
  旅游景区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直接因素,是旅游者的终端目标,更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体现。无论从旅游的发展,还是地方的发展来看,旅游景区的发展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承载力出现了严重的饱和和超载,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景区承载力的新问题了。对景区承载力进行一个更好的把握,才能够使其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景区承载力的概述
  
  在19世纪后半叶,旅游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随着全球旅游人数的显著增多,游客给旅游景区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冲击也日益明显。游客面对的全部新问题只是为周末或假期找一个“最佳目的地”。而对于旅游景区不论是名满天下的老景区或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其面临的挑战是摘要:如何找到一个合理而又经济的方式来管理旅游景区的发展,使其收益能超过所带来的负担。旅游景区承载力规范了一个景区使用的数量和质量。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旅游承载力条件也称景区旅游容量,它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能力,即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包括心理感应气氛以及达到保护资源的环境标准,是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景区承载力强调了土地利用强度、旅游经济收益、游客密度等因素对旅游地承载力的影响,在内容上包括了资源空间承载量、环境生态承载量、理承载量、经济发展承载量、社会地域承载量等基本内容,一个旅游地的旅游承载力是这些承载力的综合能力,这些基本内容是景区开发和规划中所必须考虑到的新问题。只有把握好旅游景区承载力的尺度才能为旅游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二、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的重要性
  
  为了避免旅游景区因超量接纳外部的强制输入而导致景区生态系统失衡,旅游承载力指标对旅游景区接待地的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如接待人数、空间分布、旅游者行为等作出了一定的规定,把握旅游景区承载力的重要性是景区规划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新问题。旅游承载力在内容上主要包括资源承载量、生态环境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发展承载量、社会地域承载量等基本内容。从这五个基本内容来把握是体现景区承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一,资源承载力的确定是景区接待游客量的前提
  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大大削弱了旅游景区资源所能容忍的旅游活动强度。有些旅游资源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景区资源的保护必须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头等要事,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考虑资源保护的合理承载力要求。
  第二,旅游心理容量是以服务旅游者的满足度为基础
  旅游心理容量包括旅游者的直接旅游心理容量(感知容量)和旅游地居民的相关旅游心理容量,即游人的数量应限制在不破坏游兴和心理快适的范围之内,否则就达不到旅游的目的。
  第三,景区生态承载力的把握是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办法
  旅游生态承载力是以在一定的旅游时间、地域内的生态环境不会导致恶化,在以此为前提的条件下所容纳的旅游活动强度。生态承载力是衡量景区生态环境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江西流坑古村落旁有一个面积2公顷的龙湖,上游有活水流人、下游有乌江相连,古村落的生活污水通过排水沟流入龙湖,经湖泊的自净后排入乌江,是一个生态的污水处理设计。但是,随着村落人口的增加和游客的大量来访,污水的排放量大大超过湖泊自身净化能力。如今的龙湖已经成为臭湖、死湖。这种生态环境因为大量旅游者的到来和旅游设施的强制插入而遭到破坏。
  第四,社会承载力是游客和景区居民增强交流的渠道
  旅游社会承载力是指接待地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生活方式、社会开化程度等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以接纳和容忍的旅游活动强度。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景区居民和有关多种文化背景人的接触和交流加强,增强了彼此的了解。旅游者的意识也在影响和改变着居民的各种观念,同时也给居民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这样就会使居民对旅游者的接纳能力在不断提高,承载力也在不断增加。
  第五,经济承载力是提高景区效益的有力保证
  旅游经济承载力涉及的范围比较宽泛,有设施承载量、投资旅游开发的能力、当地和旅游业相关的产业、投入旅游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旅游业对某些产业的限制等。一般以设施承载量作为旅游经济承载量的主要方面,它决定了接受游客的数量、旅游活动强度以及旅游经历的质量。旅游景区的设施应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为基础,这样在旅游高峰期,景区其食宿设施和容量能够供求平衡,不会造成景区的困扰,限制景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