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中国低谷切入分析(一)

中国在过去的13年中为“复关”(关贸总协定)、“入世”(世界贸易组织) 进行了艰 苦的谈判,尽管人们都认为这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主动需要,但这场似乎是遥 遥无期的谈判,以及谈判过程中种种不利的传言,使得人们对于何时“入世”并不报特 别的期望。1999年11月15日中美、2000年5月19日中欧之间的协议,使得中国入世问题得 到了基本肯定的答案。但是,目前中国经济格局已经从短缺向相对过剩过渡、产业结构 亟待转换、人员的下岗分流问题浮现,现在的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中国是否适 宜?换言之,即中国在经济低谷切入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利弊如何?我们应该 怎样来分析WTO的低谷切入?本文将向读者提供一些个人近来关于这个问题的思索,希 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WTO与GATT

与关贸总协定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and Tariffs,简称GATT) 相比,世界贸易 组织在内容、范围、体制和职能方面,尤其在强化世界多边贸易秩序、规范国际贸易竞 争的规则、完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有着许多的新进展,归纳起来大约主要体现 在:

1、世界贸易组织是在一个国际“临时”协定-关税暨贸易总协定基础上,根据马拉喀什 协定成立的正式国际贸易机构,它是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的基础,具有自己运行的规律, 是国际经济正常运行的三大支柱之一(另外两大支柱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2、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规范、明确了原总协定以及各附加协议中某 些贸易惯例和法律概念的含义,如海关估价、补贴与反补贴、倾销与反倾销等,使得世 界贸易组织运作时,面临更加清楚的各种界定。

3、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多边贸易协调方面,将领域与范畴极大拓宽,增强了作为正式国 际贸易组织的作用力度,它在纺织品、农产品、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方面 制定的过渡原则与各种条文,将原关贸总协定的协调权限扩展到了许多新的领域。

4、该组织强化了原关贸总协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政策审议、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以及 保障条款,使它们更加制度化和法律化,并完善了它们的程序过程。

5、世界贸易组织在成员的构成方面在扩大,截至2000年11月30日已经有了140个成员, 其中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另外欧盟与东盟也以集体的身份加入成为成员。正是这样, 世界贸易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发展中国家给予了相应的差别优惠待遇。

由于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具有新的进展,中国在过去复关谈判的基 础上进行入世谈判,显然会比过去要复杂一些,面临的问题也会更多些。但是,经过 13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各种承受能力、对于经济的调控能力、市场机制的发展已经与 过去大不相同。今天中国有着占世界1/3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的生产能力,经济产 出占世界大约第七位,据世界银行按照购买力平价的计算,要占到世界第二位。中国的 实力增强了,但中国的谈判对手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增加了中国谈判的难度,也造 成了在谈判中尽管中国会以自己的基本利益为出发点,尽力捍卫这些利益(在过去的谈判 中,有时气氛相当激烈,美方代表曾经摔杯子、置谈判于不顾不辞而别),但必然要作相 应的让步才行的局面。要知道,谈判是一种妥协,其过程是妥协的艺术,是寻找利益的 交叉点,其结果必然是双方均能够接受的事实,双赢(WIN-WIN)是谈判者所追求的。

在朱容基总理访问美国之前的记者招待会上,当谈及中国的入世谈判时,朱总理 曾经表示,根据中国对于经济调控的能力,已经可以作较大的让步了。笔者根据朱容基 总理的谈话,凭直觉感觉到中国在入世谈判中将会有突破性的提议。作为一种姿态,中 国允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在上海浦东从事通讯业务,同时还批准了四家外国保险公 司(其中两家为美国公司)进入中国营业。在朱容基总理访美期间,从国际互联网络上得到 的消息看,目前中国在入世谈判中作出的让步确实是相当巨大的(以下内容摘自国际互联 网美国贸易代表网站):

在农业方面,中国在2000年农产品的进口关税调整为平均17%。例如,牛肉从现在 的45%降为2004年的12%,猪肉从20%降为12%,禽肉则从20%降为10%;其中美国“感 兴趣的”产品的关税将为14.5%,同时取消数量限制;小麦的进口配额从730万吨提高到 930万吨,其中10%的配额有私人部门经营;允许7个州的小麦、4个州的柑橘进入中国; 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的数量限制取消。在工业品方面,进口平均关税从24.6%降为9.44%, 其中2/3将于2003年达到,1/3于2005年达到,个别商品仍可保持一定的限制,高科技产品 从13.3%降为2002年的零关税,而汽车关税则从80-100%降为2005年的25%,汽车零件 为10%,并取消数量限制。在电讯业方面,将于6年内取消寻呼、移动电话的进口限制, 5年内取消外资在移动电话服务方面的限制,6年取消座机服务的限制,4年内允许外资在 所有的电讯领域持股达49%,个别领域达51%。在金融保险领域,外资银行服务的地域限 制取消,2年内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并逐步对中国企业开展服务,5年内保险公司在中 国服务的地域限制取消,人寿保险在合资准入时可以获得50%的服务,1年以后可以获得 51%的服务。在其他方面,中国政府机构必须使用正版的计算机软件,中美航线的飞机班 次倍增,海外的旅馆服务管理业不受限制的准入中国市场。另外,取消美国商业企业在 中国境内进行商品配送(Distribution)的限制(包括进口、批发、零售等),不仅可配送在中国 生产的商品,也可以配送进口商品。

根据国际互联网上的消息,美国还提出了诸如中国证券市场的准入问题、汽车贷 款的银行服务问题、声像服务问题以及关于倾销问题的探讨,试图进一步扩大中国入世 谈判的要价范围和深度,完全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得陇望蜀。

由于有以上的种种让步,人们对于中国的入世提出了各自完全不同的看法。在一 份登载美国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 Co)亚洲研究部预测的刊物上我们发现,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潜在贡献率将为0.5% - 0.6%,而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会产 生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刺激更多的外国公司进入中国进行投资, 这将产生1000万个工作岗位。更有一种说法,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中国的老 百姓来说,等于同样的工资,增加了一倍的购买力。但是,也有人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的 基本状况,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中国目前已经有70%品种的工业生产处于过剩状态,国内 各行各业纷纷陷入了残酷的价格大战,工人、干部下岗分流现象相当普遍,就业不足十 分严重,农业生产由于产量的提高,成本的上升和售卖价格下降并存,尽管政府动用财 政支出手段进行刺激,但总体需求仍然呈现不足,银行出现存差,等等。总之,以目前 中国的经济条件入世,困难较大,属于“低谷切入”,很可能会给已经十分困难的国有 企业雪上加霜。有人针对这种情况,甚至提出了应该如何对待民族工业的态度问题。

这里涉及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应不应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如果这个 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的话,那么第二个问题便是什么时机加入更好些(即对中国经济 的负面影响更小)。在衡量了上述的各种信息和条件之后,笔者确信中国在决定让步的时 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充分必要条件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从长远来看,中国以上述 条件入世,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获益程度必然要大于游离于世界贸易组织之外,或者, 中国以上述条件入世,如果有利益损失的话,其损失必然要小于中国游离于该组织之外。 舍此并无其他更加合乎理性的入世基础。低谷切入世界贸易组织具有相应的合理性,某 种程度上甚至可能比“高峰入世”还要好些,即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与震荡还要弱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