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会计准则变化的思考(一)

【摘要】对比新、旧会计准则,由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将会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产生较大的影响。此次会计准则的修改尤其对上市公司影响较大,有可能使上市公司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的变化。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 1日起执行,我国这次会计改革修改了原有的17项会计准则(16项具体准则,1项基本准则),出台了21项新准则,基本上构建了完整的会计准则框架。这次会计改革的背景、口号与前两次改革相距较大。这次改革的口号是“与国际惯例趋同”,不是2001年的“与国际惯例协调”,也不是1992年的“与国际惯例接轨”。就基本准则而言, 2006年的会计准则倾向于以原则为基础,而1992年的会计准则倾向于以规则为基础。
  
  一、会计要素发生变化
  
  基本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完全按照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这也是基本准则在修改了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之外,还吸收了国际准则中的合理内容,在“利润”要素中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利得不是经营收入所得但构成利润的组成部分,如固定资产的处置收益;损失不是费用但会减少企业的利润,如固定资产的盘亏或毁损等。
  
  二、新准则加强了“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地位
  
  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由于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得到确认,因而成为此次新准则与旧准则的主要区别之一。我们知道,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都比较侧重于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以体现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即时性和相关性。当然,考虑到我国目前市场发展的现状,财政部在修订会计准则时也规范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即目前主要在金融工具的使用、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要求使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因此此次财政部会计准则的修订还是比较谨慎的 。
  
  三、存货管理导致利润受限
  
  分析新准则可以得知,其中在存货管理办法等方面出现了变化,利润调节将受到限制。在新的存货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在采用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波动。例如,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家电上市公司,在显像管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一旦变化为“先进先出”法,后果将是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当期利润下降。
  
  四、资产减值准备老皇历不灵
  
  运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操纵企业利润是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新会计谁则颁布后,上市公司不能冲回上述准备。新资产减值准则中,在准备计提方面出现了变化。针对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备指出,“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谁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和“无形资产跌价淮备”等减值准备计提后不得转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盈利下滑时,再将跌价准备冲回。这也是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 此外,新资产减值准则指出,企业在报送半年报和季报时都应披露是否存在资产减值的情况,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在半年报和季报信息的披露额。如此一来可就方便了投资者及时把握上市公司的资产状况,消除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利用大幅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利润调节的公司,有可能在2006年将减值准备冲回,否则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后,这些“隐藏利润”将没有机会浮出水面。从上市公司实际计提的减值淮备来看,一些公司的减值准备甚至超过了当期净利润。这些公司若在2006年报中转回部分减值淮备,其利润将大受影响。
  
  五、新准则对金融企业使用金融工具具体准则的修改
  
  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使用制定了4项具体准则,这对于金融企业特别是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企业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新准则规定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要求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这就要求上市银行必须谨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这把“双刃剑”,因为“表内反映”将对金融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不但要考虑现金流等因素,还要考虑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以避免给报表带来过大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