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探讨(一)

摘要:首先概述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概念和功能,然后分析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问题来源于单位负责人未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而相关会计人员管理控制方面的素质也未跟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管理不严,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要性;素质;职业道德水平 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概述
  
  《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按照我国财政部2001年6月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指的是事业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其基本作用是:①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②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事业单位资产安全、完整。③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由此可见,事业单位中严格、规范的会计控制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监督和约束事业单位会计行为,防止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保护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它是及时制止和发现事业单位经济犯罪和腐败的最有力的管理工具。
  
  2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不重视,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有效实施的事业单位为数不是很多,一部分领导缺乏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与检察不力,考核、奖惩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主要表现在:
  (1)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事业单位制度不够健全,业务不够规范,有的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因领导重视不够,只关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忽略了制度的执行。使制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有的领导认为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办事手续繁琐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办事效率,因而没有对执行情况严格监督和评价,也缺乏奖惩机制,使内部会计控制流于形式,发挥不了作用。
  (2)内部会计控制相关人员缺乏该有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①目前,无论是正规教育还是继续教育,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都没有被提到重要位置,内容过于简单,可操作性不够强,导致财务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知识掌握的少,执行制度困难;②相当多的会计人员忽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对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的新的风险防范意识较弱;③个别会计人员甚至职业道德缺失,出现贪污、挪用公款等现象,给事业单位和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3)职权不明,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无序。一些事业单位管理比较松弛,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业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保管人员之间没有实行职务分离,或实行了职务分离而没有相互制约。由于职权不明确、责任不清楚、程序不规范,致使职务重叠或者越权行事,权限过于集中,为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财务管理失控。物资的领用、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导致会计内部控制执行削弱,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在采购、投资、工程项目等业务中损公肥私、捞取回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