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1. 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的影响力,主要原因是
A.教权高于王权
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
C.德国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2. “九十五条论纲”发表于
A.1518年 B.1517年
C.1519年 D.1527年
3. 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
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B.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发展:
C.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财富
D.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的影响
4.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A.教皇出售赎罪券
B.分裂割据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C.马丁•路德立志改革天主教
D.天主教势力在德意志比较强大
5.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发端于德意志主要是因为
A.德意志资本主义兴起发展迅速
B.德意志与罗马教廷的矛盾尖锐
C.罗马教廷最先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D.马丁•路德是德意志人
6.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是
A.教会 B.国王 C.教皇 D.贵族
强化提高
7.引起马丁•路德立志改革天主教的因素有
①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局面
②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对罗马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神权统治与经济搜刮的憎恨
④《圣经》已经过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8. 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是因为
①教会通过征收“什一税”出售“赎罪券”,从德意志搜刮大量财富
②天主教会时常干预德意志的政治
③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榨取的钱财比德意志皇帝的钱财还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9. 德意志宗教改革前夕,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是
A.分裂局面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封建主加重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C.封建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豪夺
10. 马丁•路德有关国家权力的主张,不包括
A.国家权力是神授的
B.国家权力是唯一合法的权力
C.国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D.国家权力应高于宗教的权力
课外延伸
11. 材料一 基督教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受蛇引诱,违背上帝神命,偷吃了禁果,这一罪过一直传给人类所有的后代。人一生下来就有罪,这就是所谓的“原罪”。救世主耶稣以自己的牺牲在上帝面前替人赎罪,所以只有信仰上帝,追随耶稣的人才能得救,获得死后永生。
材料二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一一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请思考:比较材料一、二,你认为马丁•路德的思想同教会的说教有什么冲突?
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钱投入钱柜叮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路德选集》
材料三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 ‘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论述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高考猜想
13. (2008年•广东文科卷)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14. (2007•山东)下图为马丁•路德翻译的德文版《圣经》封面。

请回答:
(1)结合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观点,分析他翻译《圣经》的意图是什么?
(2)马丁•路德此举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C 解析: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便于罗马天主教廷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
2.B 解析:历史是研究时间的科学。该题考查对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考生应知“九十五条论纲”发表于1517年。
3.A 解析:该题考查了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原因。注意题干关键词“直接原因”。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是在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引起各阶层人民愤怒的条件下发表的。
4.A 解析:题干要求的是导火线,应是A项“教皇出售赎罪券
5.B 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作为一场反天主教会的运动,是由于矛盾的尖锐引起的,之说以最先从德意志开始是因为这种矛盾特别尖锐,而C项是矛盾的一个因素
6.A 解析:例如在德意志,教会不仅控制了德意志人的精神世界,还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全德三分之一的土地。所以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应该是教会。
强化提高
7.C 解析:《圣经》并未过时,①不是影响路德的因素,②③正确。
8.D 解析: 本题针对的是经济掠夺,②是政治方面。
9.D 解析: 德意志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使得罗马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神权影响力较其他已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国家更为突出。罗马教会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不仅加剧了德意志封建统治者与教皇的矛盾,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下层人民特别是农民阶级的苦难,在16世纪的德意志,罗马教皇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
10.C 解析:“国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属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课外延伸
1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首先要分析材料,理解材料的内容,然后联系课本中讲述的教会的说教进行比较并归纳总结即可。
答案:马丁•路德宗教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他认为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虔诚的信仰而得救,《圣经》为人们信仰的惟一权威和依据,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信仰上帝,与上帝直接交往才是正道。这同天主教的传统说法,即主张只有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必须靠繁缛的宗教仪式才能使灵魂进天堂是根本相反的,这种论点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2. 【解析】 第(1)问回答事件“赎罪券”,第(2)问回答反映的“问题”,第(3)问要说明道理。
答案:(1)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教会。
(3)德意志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的矛盾十分尖锐,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了各阶层的支持。
高考猜想
13. 【答案】 D
【解析】 宗教改革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并得到了世俗贵族的支持,宗教改革家抨击宗教的愚昧。所以只有D项正确。
14. 【解析】回答第(1)题时要注意先答出“因信称义”,然后再回答马丁•路德翻译《圣经》的目的;回答第(2)题时要注意承接上一题。
答案:(1)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每个信徒都应当阅读《圣经》,并完全可以对《圣经》含义作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人人都能与上帝直接沟通,能自主地阅读理解《圣经》,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根本不需要教会和教士作为中介。为方便德意志人阅读《圣经》,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
(2)既有利于宗教改革拓展,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