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措施的跟踪与证后监督——纠正措施的跟踪(1)

1.纠正措施跟踪的目的

审核组在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中发现不符合。对这些不符合项受核方应根据审核方的要求提出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要求,由受审核方针对每项不符合的性质,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计划并加以实施。审核组应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验证的目的在于:

(1)促使受审核方认真分析原因,找出不符合根源,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进一步完善HSE管理,创造良好体系运行条件。

(2)使受审核方按照纠正措施计划进行有效的纠正,为过去出现的问题划上句号,为审核组的认证结论提供依据。

(3)过纠正措施实施情况跟踪,促使受审核方完善HSE管理体系内部运行机制。

(4)强化受审核方的“预防为主”的意识,避免在某一部门出现的不符合在其他部门或人员中出现。

2.纠正措施跟踪的原则

纠正措施的跟踪是HSE管理体系审核的重要阶段,其原则如下:

(1)不论审核的结论属于推荐认证注册还是推迟推荐认证注册,所有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必须由受审核方在规定时间内切实采取纠正措施,审核小组才向认证机构提出推荐,认证机构进行跟踪验证,将不符合项纠正后,方可批准认证注册。

(2)根据不符合项的性质和程度,可采用不同的纠正跟踪验证方式:

①现场验证跟踪:对于严重不符合或只有到现场才能验证的一般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审核组应再次派出审核员到现场对部门要素进行审核,以检查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

②实施记录跟踪:对于程度轻微的的一般不符合项,审核员可根据受审核方提交的纠正措施实施记录,进行资料验证。

③实施方案跟踪:对于在短期内无法完成而又制定了纠正措施计划的一般不符合项,可由受审核方提交纠正措施实施方案,待监督审核时再予以复查。

(3)纠正措施完成期限:

①严重不符合项:一般在3个月内完成纠正措施,审核员在此时间内予以验证,其中相同数量同类性质的轻微不符合形成的严重不符合项完成时间可用短一些。如果纠正措施未如期完成,可暂不予注册或发证。

②一般不符合项:一般在1个月内完成纠正措施整改及验证。

③程度轻微的一般不符合项:可在现场审核期间由受审核方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审核小组离开前给予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如确已完成,应在不符合报告中注明完成情况。

如果纠正措施未如期完成,可暂不予注册。

3.审核双方在纠正措施跟踪上的责任

纠正措施的跟踪是审核人员和肥审核方的共同责任,双方应密切合作,协同配合。

1)审核组的责任

(1)确定不符合项;

(2)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和实施完成期限;

(3)进行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2)受审核方的责任

(1)确认不符合项;

(2)分析不符合项的原因;

(3)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纠正措施应有效地减少或消除不符合产生或可能产生的风险);

(4)检查纠正措施完成情况,做好记录;

(5)及时向审核组提交不符合项报告原件及纠正措施完成情况证明材料。

4.纠正措施的验证

审核组对受审核方不符合项的跟踪验证,无论其采用现场验证、资料验证或监督复查中的任何一种方式,均需重点关注以下环节。

1)原因分析方面

受审核方针对不符合进行的原因分析是否确切找到问题的根源,而非避重就轻或浮于表面。

2)措施制定方面

针对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具备可行性及合理有效性。

(1)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与不符合项严重程度相适应;

(2)纠正措施是否可以防患于未然;

(3)纠正措施是否能举一反三,避免同类问题的发生。

3)实施及效果方面

(1)计划是否按规定日期完成;

(2)计划中的各项措施是否全部完成;

(3)完成后的效果如何,是否有效控制了类似不符合的再次发生;

(4)实施情况是否有记录可查。如为资料验证,则所提交的资料是否充分,已提交材料能否证明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5)如引起程序修改,修改内容是否适用有效,是否按照文件控制规定完成了相应的修改、批准和发放手续并予记录,该程序是否已被执行。

(6)如果某些效果确需较长时间才能最终体现,可留可监督审核时再检查。

审核组针对不符合项进行了以上跟踪验证后,应确认其有效性,在纠正与预防措施跟踪报告验证一栏中注明验证结论并签字,关闭不符合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