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荡

词典名字:

逋荡

词典发音:

bū dàng

注音:

ㄅㄨ ㄉㄤˋ

成语繁体:

逋蕩

词典解释

逋荡[ bū dàng ]

⒈  离职游荡;散漫游荡。

⒉  流散。

引证解释

⒈  离职游荡;散漫游荡。

《汉书·丙吉传》:“吉 驭吏耆酒,数逋荡。”
颜师古 注:“谓亡其所供之职而游放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亭》:“公子数逋荡,家庭颇不相安。”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新疆·迪化人之生活状况》:“其游氓之逋荡者,则聚而博奕,强者拔刀相向,弱者或破产,吏不能禁。”

⒉  流散。

《新唐书·李杰传》:“以採访使行 山南,时户口逋荡,细弱下户为豪力所兼, 杰 为设科区处检防亡匿;復业者十七八。”

网络百科

逋荡

  • 逋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ū dàng,是指离职游荡;散漫游荡;流散。
  • 近音词、同音词
  • bù dǎng部党
  • bù dǎng不党
  • bū dàng逋荡
  • bù dàng不当
  • bù dǎng部黨
  • bù dǎng不黨
  • bū dàng逋蕩
  • bù dàng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