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

词典名字:

退避

词典发音:

tuì bì

注音:

ㄊㄨㄟˋ ㄅㄧˋ

词典解释

退避[ tuì bì ]

⒈  畏缩后退;退后躲避。

wince; keep out of the way; withdraw and keep off;

引证解释

⒈  退出,离开。

《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今使御史大夫 郗虑 持节策詔,其上皇后璽綬,退避中宫,迁于它馆。”

⒉  后退躲避。参见“退避三舍”。

三国演义》第七四回:“吾来日与 关某 决一死,誓不退避。”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 梧生 ﹞尝於舟中遇盗,手击杀其魁,餘众皆退避。”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朱暮堂 在宝座上看见 汤富海 冲 苏沛霖 面前走上来, 苏沛霖 竟然胆怯地往后退避。”

⒊  犹退让。谓不与人争。

《汉书·张禹传》:“禹 与 凤 并领尚书,内不自安,数病上书乞骸骨,欲退避 凤。”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上欲用公,公逡巡退避不敢居。”
茅盾 《子夜》十五:“在她心里曾经退避了的‘第二个主张’此时忽然又闯出来和她选定的‘第一个主张’斗争了。”

⒋  犹回避。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 高琪 ﹞坐杀其夫人,为家人讼言宰执,将奏之。法当退避。”

网络百科

退避

  • 退避,汉语词汇。
  • 拼音:tuì bì
  • 指畏缩后退;退后躲避。
  • 近音词、同音词
  • tuí bì颓弊
  • tuī bì推避
  • tuì bì退壁
  • tuì bì退避
  • tuí bì頽弊
  • tuì bǐ退筆
  • tuì bǐ退笔
  • tuí bì颓敝
  • tuí bì頽敝
  • tuí bì頹敝
  • tuí bì頹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