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冠

词典名字:

进贤冠

词典发音:

jìn xián guān

注音:

ㄐㄧㄣˋ ㄒㄧㄢˊ ㄍㄨㄢ

成语繁体:

進賢冠

词典解释

进贤冠[ jìn xián guān ]

⒈  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原为儒者所戴,唐时百官皆戴用。

引证解释

⒈  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原为儒者所戴, 唐 时百官皆戴用。

《后汉书·舆服志下》:“进贤冠,古緇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新唐书·车服志》:“进贤冠者,文官朝参三老五更之服也。”
清 方文 《送谢孺玉计偕》诗:“自古 长沙 有芳躅莫教虚负进贤冠。”

网络百科

进贤冠

  • 进贤冠,汉语词汇,拼音为jìn xián guān,是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明代改称梁观。原为儒者所戴, 唐 时百官皆戴用。《后汉书·舆服志下》:“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
  • 通常以铁丝、细纱为材料,冠上缀梁,以梁的多少区别等级,常见有一梁、二梁、三梁数种,以三梁为贵。冠的前高后低,前柱倾斜,后柱垂直,戴时加于巾帻之上。此冠在两汉时期较为常见,汉代以后历代相袭。自晋代起,皇帝也戴五梁进贤冠。元代以后曾一度用于侍仪舍人,清代以后其制被废。
  • 近音词、同音词
  • jìn xián guān进贤冠
  • jìn xián guān進賢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