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亭

词典名字:

考亭

词典发音:

kǎo tíng

注音:

ㄎㄠˇ ㄊㄧㄥˊ

词典解释

考亭[ kǎo tíng ]

⒈  在今福建建阳西南。相传五代南唐时黄子棱筑以望其父(考)墓,因名望考亭,简称考亭。南宋朱熹晩年居此,建沧洲精舍。宋理宗为崇祀朱熹,于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赐名考亭书院。此后因以“考亭”称朱熹。

引证解释

⒈  在今 福建 建阳 西南。相传 五代 南唐 时 黄子稜 筑以望其父(考)墓,因名 望考亭,简称 考亭。南宋 朱熹 晚年居此,建沧洲精舍。 宋理宗 为崇祀 朱熹,于 淳祐 四年(公元1244年)赐名考亭书院。此后因以“考亭”称 朱熹。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之学,明白纯正,以绍述 考亭 为己责,所志益深且远。”
黄宗羲 《清谿钱先生墓志铭》:“考亭 于释老之学,亦必究其归趣,订其是非。”
姚莹 《论诗绝句》之十二:“考亭 异代真知己,特识曾推《感遇》工。”

网络百科

考亭

  • 建阳市潭城街道考亭村地处建阳西南,距建阳城关约4公里,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晚年曾在此聚众讲学。与“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的巨大名气相比,考亭村的悠久文化则略显低调。
  • 全村现有人口1153人,268户,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农田1314亩,山地15326亩、池塘150亩,葡萄是本村的主要特色产业,全村连片种植葡萄1000多亩,年产300多万斤,产值约400万元,被誉为“福建葡萄第一村”。目前,农民人均收入达3800元。
  • 近音词、同音词
  • kǎo tíng考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