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鲦

词典名字:

白鲦

词典发音:

bái tiáo

注音:

ㄅㄞˊ ㄊㄧㄠˊ

成语繁体:

白鰷

词典解释

白鲦[ bái tiáo ]

⒈  亦作“白鯈”。亦作“白条”。

⒉  鱼名。产于淡水,大者长尺许,腹白,鳞细,好群游水面。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白鯈”。亦作“白条”。鱼名。产于淡水,大者长尺许,腹白,鳞细,好群游水面。

《诗·周颂·潜》“鰷鱨鰋鲤” 汉 郑玄 笺:“鰷,白鰷也。”
高亨 注:“鰷,又名白条鱼。”
《庄子·秋水》“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唐 成玄英 疏:“鯈鱼,白鯈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鲦鱼》:“鰷,生江湖中小鱼也。长仅数寸,形狭而扁,状如柳叶,鳞细而整,洁白可爱,性好羣游。”
阿英年画叫卖》:“手里拿个大白条,鳞眼勿动还会跳。”

网络百科

白鲦

  • 白鲦,Hemiculter leucisculus (Basilewsky, 1855),鲌亚科䱗属的一种。又名青鳞子、鲦、鲷子鱼、蓝刀。为江河湖泊中习见的小型鱼类。分布于中国东部江河平原区。
  • 近音词、同音词
  • bǎi tiáo擺條
  • bǎi tiáo摆条
  • bái tiáo白條
  • bái tiáo白鲦
  • bái tiáo白条
  • bái tiáo白鯈
  • bái tiáo白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