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野

词典名字:

朴野

词典发音:

piáo yě

注音:

ㄆㄧㄠˊ ㄧㄝˇ

成语繁体:

樸野

词典解释

朴野[ piáo yě ]

⒈  质朴,不文饰,不矫饰。

引证解释

⒈  朴质无华。

《管子·小匡》:“是故农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慝。”
尹知章 注:“农人之子朴质而野,不为姦慝。”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不隐实功,不为溢美,文虽朴野,事颇彰明。”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木兰歌》是 晋 人拟古乐府……又,‘出门见伙伴’等句,虽甚朴野,实自六朝声口,非两 汉 也。”
质朴,不文饰,不矫饰。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然末俗通弊,不崇真信,背典誥而治子书若不吐反理之巧辨者,则谓之朴野。”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不隐实功,不为溢美,文虽朴野,事颇彰明。”
苏辙 《上曾参政书》:“闻天子举直言之士,而世之君子以其山林朴野之人,不知朝廷之忌讳,其中无所隐蔽,故以应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黄生,名 之纪 ……人甚朴野。”

网络百科

朴野

  • 朴野,汉语词汇。
  • 拼音: pǔ yě
  • 释义:1、意为朴质无华。2、质朴,不文饰,不矫饰。
  • 《管子·小匡》:“是故农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慝。
  • 近音词、同音词
  • piáo yě朴野
  • piāo yè飘曳
  • piāo yè飄曳
  • piāo yè漂曳
  • piáo yě樸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