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惰

词典名字:

怠惰

词典发音:

dài duò

注音:

ㄉㄞˋ ㄉㄨㄛˋ

词典解释

怠惰[ dài duò ]

⒈  懒惰;不勤奋。

怠惰之民不游,费资之民不作。——《商君书·显令

idle; lazy; remiss; slack;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怠堕”。亦作“怠墯”。

⒉  懈怠,懒惰。

《国语·鲁语下》:“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南夷 之君, 西楚 之长,常效贡职,不敢怠堕。”
《周书·苏绰传》:“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罪一劝百。”
《元代白话碑集录·安邑长春观道教真人札碑》:“仰本观 李志玉 等将前项葡萄园子务要在意看守,精懃起架,勿令分毫怠堕荒废。”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徒以使人心习于小巧,安于怠惰。”

⒊  松弛。

《素问·风论》:“脾风之状多汗,身体怠墯,四支不欲动。”
《红楼梦》第七二回:“这两日 凤姐儿 声色怠惰了些,不似往日一样。”

网络百科

怠惰

  • 怠惰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ài duò。释义是指懒惰;不勤奋。松弛。语出《商君书·显令》:“怠惰之民不游,费资之民不作。”出自《国语·鲁语下》。《汉书》.卷七十一.疏广传:“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墯耳。”。
  • 近音词、同音词
  • dài duò怠惰
  • dài duò怠墯
  • dài duò怠堕
  • dài duò怠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