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仰

词典名字:

宗仰

词典发音:

zōng yǎng

注音:

ㄗㄨㄥ ㄧㄤˇ

词典解释

宗仰[ zōng yǎng ]

⒈  推崇景仰。

⒉  谓信奉。

引证解释

⒈  推崇景仰。 《晋书·儒林传·范宣》:“宣 虽闲居屡空,常以讲诵为业。

譙国 戴逵 等皆闻风宗仰,自远而至。”
新唐书·儒学传上·盖文懿》:“文懿 为国子助教。既升席,公卿更相质问, 文懿 譬晓密微,远近宗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 谢啟昆 ﹞出为 扬州 太守,扶养士气,主持风雅者数年……文章经术为一时宗仰。”

⒉  谓信奉。

郭沫若 《艺术的评价》:“他( 托尔斯泰 )以少数人所能了解的艺术为排他的艺术,而不知提倡少数人所宗仰的耶教仍不外乎排他。”

网络百科

宗仰

  • 宗仰,拼音:zōng yǎng
  • 释义:1、汉语词汇。
  • 2、中国僧人人名
  • 宗仰,(1865~1921)中国僧人。法名印楞,别号乌目山僧,又号楞伽小隐。俗姓黄。江苏常熟人。幼年从三峰清凉寺药龛和尚披剃,于镇江金山寺受戒。为隐儒嗣法弟子。工诗文及绘画。清末在上海爱俪园主持讲座。后与章太炎、蔡元培、吴敬恒、蒋维乔等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被推为会长,并改名黄中央。1903年《苏报》案起,与章太炎、邹容等同为清廷通缉,乃避居日本。时孙中山先生旅居横滨,特辟楼下一室使居之。回沪后,依日本《弘教书院大藏经》校刊编印《频伽精舍大藏经》,数年始成。民国成立后数年,重回金山寺,谢绝交游,闭户读大藏经。三年后出游匡庐、九华、天台、雁荡诸山。1919年应请为栖霞寺住持。生平与章太炎交谊深厚,圆寂后,章为其撰《印楞禅师塔铭》。
  • 近音词、同音词
  • zōng yǎng宗仰
  • zōng yáng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