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傩

词典名字:

大傩

词典发音:

dà nuó

注音:

ㄉㄚˋ ㄋㄨㄛˊ

成语繁体:

大儺

词典解释

大傩[ dà nuó ]

⒈  岁末禳祭,以驱除瘟疫。

引证解释

⒈  岁末禳祭,以驱除瘟疫。

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高诱 注:“大儺,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
张衡 《东京赋》:“尔乃卒岁大儺,殴除羣厉。”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今岁暮大儺,谓之逐疫是也。”

网络百科

大傩

  • 秦汉时,于腊日前一日,民间击鼓驱除疫鬼,称为“逐除”。宫禁之中,则集童子百余人为伥子,以中黄门装扮方相及十二兽,张大声势以驱除之,称为“大傩”。又称“逐疫”。
  • 近音词、同音词
  • dà nuó大傩
  • dà nuò大诺
  • dà nuò大諾
  • dà nuó大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