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

词典名字:

声闻

词典发音:

shēng wén

注音:

ㄕㄥ ㄨㄣˊ

成语繁体:

聲聞

词典解释

声闻[ shēng wén ]

⒈  亦作“声问”。

⒉  音信。

⒊  名声。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声问”。音信。

《国语·越语上》:“寡君 句践 乏无所使,使其下臣 种,不敢彻声闻於天王。”
吕氏春秋·赞能》:“孙叔敖、沉尹茎 相与友, 叔敖 游於 郢 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
《汉书·苏武传》:“前发 匈奴 时, 胡 妇适产一子 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
《北史·儒林传下·刘炫》:“炫 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闻断絶。”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谬误》:“丁晋公 之逐,士大夫远嫌,莫敢与之通声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唐 北庭 节度使 李元忠、安西 四镇留后 郭昕 率将士守境,与朝廷声问中断。”

⒉  亦作“声问”。名声。参见“声闻过情”。

《荀子·大略》:“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
《韩非子·内储说上》:“子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
《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南阳 宋仲子 於 荆州 与 蜀郡 太守 王商 书”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州耆旧传》:“商 字 文表,广汉 人,以才学称,声问著於州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论师﹞少好学,有才辩,声闻遐被,法俗归心。”
宋 沉辽 《真觉开堂》:“自诸祖述作已达者,皆著声问。”
清 曹寅 《题云辨上人小照》诗:“行识自来矜色相,声闻何惜证飞仙。”

⒊  梵文意译。佛家称闻佛之言教,证四谛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罗汉。

《大乘义章》卷十七:“观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声闻。”
《大乘义章》卷十七:“从佛声闻而得道者,悉名声闻。”
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五百声闻皆被訶,住相法空分取证。”

网络百科

声闻

  • 声闻,梵语s/ra^vaka,巴利语sa^vaka。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
  • 近音词、同音词
  • shēng wēn升温
  • shéng wén绳文
  • shēng wén声闻
  • shēng wèn声问
  • shèng wèn圣问
  • shèng wén圣文
  • shéng wén繩文
  • shēng wén升闻
  • shéng wén绳纹
  • shèng wèn聖問
  • shèng wén聖文
  • shēng wén声文
  • shěng wén省文
  • shēng wén升聞
  • shěng wèn省问
  • shēng wén聲文
  • shēng wèn聲問
  • shěng wèn省問
  • shēng wén聲聞
  • shéng wén繩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