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士的意思

guó shì

国士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词语解释

国士[ guó shì ]

⒈  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

⒉  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

⒊  太平天国改翰林为“国士”。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⒈  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

《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战国策·赵策一》:“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

⒉  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

《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
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

⒊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改翰林为囯士,谓其学识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报也。”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国士 (汉语词语)

  • 国士是汉语词语,拼音guó shì,是指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出自《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宋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 成语词典网m.377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