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帝利

词典名字:

刹帝利

词典发音:

shā dì lì

注音:

ㄕㄚ ㄉㄧˋ ㄌㄧˋ

成语繁体:

剎帝利

词典解释

刹帝利[ shā dì lì ]

⒈  梵语的音译。亦省称刹利”。古印度第二族姓,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为世俗统治者。

引证解释

⒈  梵语的音译。亦省称“刹利”。古 印度 第二族姓,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为世俗统治者。关于古 印度 族姓,参阅 季羡林 《罗摩衍那初探》。

《百喻经·二子分财喻》:“昔 摩罗国 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浄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旧曰刹利,略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唯四夷则全以氏族为贵贱,如 天竺 以刹利、婆罗门二姓贵种,自餘皆为庶姓。”

网络百科

刹帝利 (古印度四种姓之一)

  • 刹帝利(chà dì lì)是古印度四种种姓之一。略称刹利。意译土田主。即国王、大臣等统御民众、从事兵役的种族,所以也称“王种”,其先祖为来自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其权势颇大,阶级仅次于婆罗门。乃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按照婆罗门典籍记载刹帝利主要职责是世代守护婆罗门。释尊即出身此阶级。在现代印度,刹帝利表示职业、统治和军事阶层。
  • 近音词、同音词
  • shā dì lì刹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