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义

词典名字:

制义

词典发音:

zhì yì

注音:

ㄓˋ ㄧˋ

成语繁体:

制義

词典解释

制义[ zhì yì ]

⒈  制宜,裁断适宜。

⒉  制定尊卑之义。

⒊  即八股文。

引证解释

⒈  制宜,裁断适宜。

《易·恒》:“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国语·周语上》:“考中度衷以蒞之,昭明物则以训之,制义庶孚以行之。”
韦昭 注:“义,宜也。”

⒉  制定尊卑之义。

《左传·桓公二年》:“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
《史记·五帝本纪》:“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
司马贞 索隐:“鬼神聪明正直;当尽心敬事,因制尊卑之义。”

⒊  即八股文。参见“制艺”。

《明史·选举志二》:“其文略仿 宋 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清 刘大櫆 《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惟制义为后学推奉。”
吴晗 《朱元璋传》第五章:“科举各级考试,专用《四书》、《五经》出题。文体略仿 宋 经义,但要用古人思想行文,并且只能根据几家指定的注疏发挥,绝对不许有自己的见解。格式排偶,叫作制义。”

网络百科

制义

  • 制义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 近音词、同音词
  • zhī yí搘頤
  • zhí yì植义
  • zhì yī至一
  • zhǐ yì旨诣
  • zhì yí制宜
  • zhí yī执一
  • zhí yì直译
  • zhì yī制一
  • zhǐ yì指意
  • zhì yí质疑
  • zhí yì执议
  • zhǐ yì旨意
  • zhǐ yī纸衣
  • zhí yì执意
  • zhí yì执役
  • zhì yì志意
  • zhì yì致意
  • zhì yì滞抑
  • zhì yì质易
  • zhí yì职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