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子

词典名字:

凳子

词典发音:

dèng zǐ

注音:

ㄉㄥˋ ㄗˇ

词典解释

凳子[ dèng zǐ ]

⒈  没有靠背的一种坐具

引证解释

⒈  没有靠背的一种坐具。

《水浒传》第二一回:“宋江 进到里面凳子上坐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小云 便叫取凳子让他坐。”
老舍 《四世同堂》四四:“他懒得走,懒得动,屁股老象在找凳子。”

网络百科

凳子

  • 在坐具当中,家具凳子,马扎是最早出现的,它是凳子的前身,在凳子上加一个靠背就衍变成为了椅子。凳子在民间的称谓叫杌凳。最初用来踩踏上马、上轿时使用,所以也称马凳、轿凳。民间俗称的名字中,还有“武凳”,因为习武之人坐如钟,不需要倚靠什么,因此得名。凳子的用料简单,用途广泛,所以比椅子流传的数量大。凳子的形状很丰富,出现的早期是长方形,一直延续到明代,到了清代变成了方形,还出现了圆形、扇面形、梅花形、六角形的凳子等。
  • 近音词、同音词
  • děng zǐ等子
  • dèng zǐ凳子
  • dèng zǐ镫子
  • děng zǐ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