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

词典名字:

凌烟阁

词典发音:

líng yān gé

注音:

ㄌㄧㄥˊ ㄧㄢ ㄍㄜˊ

成语繁体:

凌煙閣

词典解释

凌烟阁[ líng yān gé ]

⒈  参见:凌烟阁,凌烟阁。

引证解释

⒈  封建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 唐太宗 贞观 十七年画功臣像于 凌烟阁 之事最著名。见“凌烟阁”。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天子画 凌烟 之阁,言念旧臣;出 平乐 之宫,实思贤傅。”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褒锡》:“贞观 十七年, 太宗 图画 太原 倡义及 秦 府功臣 赵公 长孙无忌、河间王 孝恭、蔡公 杜如晦、郑公 魏徵、梁公 房玄龄、申公 高士廉、鄂公 尉迟敬德、郧公 张亮、陈公 侯君集、卢公 程知节、永兴公 虞世南、渝公 刘政会、莒公 唐俭、英公 李勣、胡公 秦叔宝 等二十四人於 凌烟阁,太宗 亲为之赞, 褚遂良 题阁, 阎立本 画。”
唐 白居易 《题酒瓮呈梦得》诗:“凌烟阁 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更拟共君何处去,且来同作醉先生。”
《水浒传》第五四回:“且教:功名未上 凌烟阁,姓字先标 聚义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驾》:“不要取笑,日后画在 凌烟阁 上,倒有些神气的。”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十场:“不求图画 凌烟阁,只为家邦致太平。”

网络百科

凌烟阁 (历史建筑)

  • 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唐朝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后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可惜毁于战乱。
  • 唐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褚遂良题字,时常前往怀旧。后又有四位皇帝在凌烟阁图像功臣。现在能看到的总共132副画像,除去重复画像,总共100人左右。画像全部面向北方,阁中有中隔,隔内北面写“功高宰辅”,南面写“功高侯王”,隔外面次第功臣。伴随着唐王朝的灭亡,凌烟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 近音词、同音词
  • líng yān gé淩煙閣
  • líng yān gé凌烟阁
  • líng yān gé凌煙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