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议

词典名字:

公议

词典发音:

gōng yì

注音:

ㄍㄨㄥ ㄧˋ

成语繁体:

公議

词典解释

公议[ gōng yì ]

⒈  众人的议论。

自报公议

mass discussion;

⒉  关于国家的事情,以公众利益为标准而评议。

引证解释

⒈  见“公义”。

⒉  按公利标准而议论;公众共同评论。

韩非子·说疑》:“彼又使譎诈之士……使诸侯淫説其主,微挟私而公议。”
宋 司马光 《刘道原<十国纪年序>》:“道原 公议其得失无所隐,恶之者侧目,爱之者寒心。”
《明史·外国传一·朝鲜》:“昖 卒。 光海君 琿 自称署国事,遣陪臣来讣,且请諡。帝恶其擅,不允,令该国臣民公议以闻。”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

网络百科

公议

  • 公议(拉丁文 mass discussion ),伊斯兰教法学概念。阿拉伯原文读作伊智玛尔(英文 Ijma)意为协商、公决、公众评议,是伊斯兰四大立法依据之一,由先知穆罕默德的弟子、伍麦叶王朝首任哈里发穆阿维叶首创,阿拔斯王朝时期趋于完善,在伊斯兰教法史上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公议的汉语原义是“以公众利益为标准议论、评议国家政事”。
  • 近音词、同音词
  • gōng yì工役
  • gǒng yī拱揖
  • gòng yì供亿
  • gōng yì公役
  • gōng yì公议
  • gōng yì工艺
  • gōng yì公益
  • gōng yǐ工蚁
  • gōng yì公义
  • gòng yì共亿
  • gōng yì功役
  • gōng yì弓裔
  • gōng yì公意
  • gōng yí公仪
  • gōng yí公移
  • gōng yī公揖
  • gōng yì宫议
  • gòng yì共议
  • gòng yì供役
  • gòng yí貢遺